无、夜、天复习版.ppt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他一生历经宪宗、穆宗等六朝,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开成二年,李商隐25岁时举进士。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怀报国之志,带着一颗“夙心”,在悲愤寂寞中死去。 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内容赏析
为何取名无题?
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
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因
不便明说,或难以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
以命名为“无题”。
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寓寄,也有可能以本
身的恋爱故事为依托,但是尚未有定论。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或难受的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
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
(1)困难(2)难受,
以“相见时难”衬“别亦难”,
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两个别连用,形成连绵迂曲之势,
突出难舍难分之情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
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1)点明离别的季节;(2)寓情于景
渲染离别的气氛;
(3)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只有到死之时才会停止抽丝,
蜡炬只有化成灰时才会没有烛泪。
双关、比喻,“丝”即“思”,含相思之意,“泪”指蜡泪,隐喻“相思之泪。以春蚕、蜡炬为喻,表达至死不渝的深情。
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人们赋予了它是什么意思?
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或无私奉献
无、夜、天复习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