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文学的倡导者 ——左拉
自然主义文学
1865年,左拉以“自然主义”指称初露端倪的一种文学流派,并逐渐对这种文学流派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从此,“自然主义”便成为文学史、文艺学和美学等领域的一个特定范畴。
在新兴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理论中,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对许多作家的观念更新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自然主义的理论先导。
孔德(1798-1857)
孔德的实证哲学之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把一切现象看成不变的自然规律。他强调艺术要探索人,认为人的社会取决于生理条件,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泰纳(1798-1857)
提出了决定文学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理论。种族包括人的先天的、生理的、遗传的和特定民族影响等要素,环境包括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时代包括文化和当时占优势的观念等因素。
他主张描写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特定类型的人物、综合研究人所收到的各种影响,特别是种族影响。
自然主义
发生时间:
十九世纪下半叶
发生地点:
术语:
60年代,左拉称泰纳为”自然主义哲学家”(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说——《艺术哲学》)
外国文学史
法国
一、自然主义的历史误区
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倒退(80年代之前)
建立在资产阶级反动理论实证主义哲学之上,有其反动性
从生理学而不是社会学观点去剖析人,是非科学的
创作方法是照相式的,只能放映表面肤浅的现实
热中于不健康的淫秽描写,有其颓废性
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80年代后)
错源:用现实主义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自然主义以及左拉在何种程度上投合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趣味和文化模式
二、自然主义理论的科学成因
重视分析,忽视完整的人的存在
重视实证,忽视了人的内在体验
过于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了人的个性
强调决定论,忽视了偶然
影响左拉的自然科学著作——吕卡斯《自然遗传论》;达尔文《物种起源》;贝尔纳〈实验医学研究导论〉
自然主义理论论著——〈我的仇恨〉(1866);〈戴蕾斯·拉甘〉序言(1867);〈实验小说〉(1880);〈戏剧中的自然主义〉(1881);〈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
左拉
近代科学理性
精神对“人”
的研究误区
三、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本质论上的真实性原则
认识论上的科学主义追求
方法论上的实验主张
左拉:“当今时代,小说家最好的品质就是真实感”
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都追求客观的真,都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特别是细节的展示;现实主义执着于典型意义上的真实,执着于社会生活本质意义上的真实,自然主义的独特诉求在于科学意义上的真实,即真理性的认识
左拉:“我的目的首先是科学方面的”;“我仅仅怀着科学家的好奇心”
左拉:“对思想和感情的规律进行阐述”;“找出人类和社会现象的决定因素”
左拉:“科学的文学道路”
实验小说的创作过程:观察——实验——观察——记录
三、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要点
①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真实性和科学性,要求运用类似科学和生物学实验的方法对客观事物做无遗漏的观察摹写,反对虚构、想象和取舍。
②倡导超党派、超政治的纯客观态度,反对在作品中表现思想倾向和道德评价,主张作家应是“单纯的事实记录者”
③主张用生理学、遗传学观点解释性格成因。
…我们同样看到小说家既是观察者又是实验者。作为观察者,他照观察到的那样提供事件,确定出发点,建立使人物活动和展开现象的坚实场地。然后,他作为实验者出现并进行实验,我的意思是说,使人物在具体的情节中行动,通过情节指出,事件连续的发展过程完全如研究对象的决定因素所要求的那样。…实验小说,例如〈贝姨〉,仅仅是所做实验的一字不差的记录,小说家将它重现在公众眼前。”
——左拉〈实验小说论〉
左拉《娜娜》《萌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