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闻短评[1].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闻短评
角度态度深度
例题一
请看下面这则材料:
新华社11月22日的报道说,近年来,四川省剑阁县不少行业、机关部门建一个项目,就要立一块碑,诸如“计划生育三结合示范村”“黄羊养殖基地”“培植养猪大户”等等,表示重视和展示领导的政绩和形象。剑阁县日前根据有关公路法规规定组织路政执法人员依法砸掉了竖立在本县境内干线公路两侧的178块所谓的“政绩碑”、“形象碑”、“功德碑”,受到全县干部群众欢迎。
你对上述事件有什么看法?
一、读懂材料(是什么)
1、弄清事实
考纲要求:就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解读,就某些问题提出独到见解。
了解材料主要信息,即“何人或物做何事”。
2、把握情感倾向
新闻报道重在客观,但有时报道者情感还是有所流露的,带有情感倾向的词句意味着报道者对新闻现象评价有褒有贬,这对我们提炼观点暗示了方向。
二、立场鲜明(怎么看)

从新闻中看到什么,应当肯定什么,应当否定什么,都要明确。
分别从给定的角度,对报道进行评论。
(1)对剑阁县“政绩碑”大肆泛滥的情况加以评论
金碑银碑政绩碑,不如“百姓的口碑”。真正能流芳百世的,终究是那些利国利民、顺民心、济苍生的人和事。

(2)对剑阁县砸“政绩碑”的举措加以评论
砸掉“政绩碑”的举动,有利于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励干部踏踏实实为百姓谋福利。
(3)从提出建议的角度评论
应把砸碑行动和具体的为人民服务的行动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转变当地官员的工作作风。
(警戒劝告)
(分析意义)
(提出建议)
三、说理要深刻(为什么)
阐述观点以理服人:

推究原因揭示意义
分析危害提出建议
热情歌颂警戒劝告
理论支持揭示内涵
······
示例一:
砸碎“官本位”思想树立公仆意识
“政绩碑”,砸得好!讲究面子的中国人素来有“树碑立传”的喜好,尤其是某些贪慕权力的官员,在他们看来,倘若不树碑立传就如同“锦衣夜行”,群众不知道也就罢了,但如果连上级也看不到,那就万万不可了。这样作秀的“政绩碑”,该砸!但是,砸碑只是治标,要想治本,还得彻底改变“官本位”思想,真正树立公仆意识。
示例二:
砸石碑树口碑
金碑银碑政绩碑,不如“百姓的口碑”。真正能流芳百世的,终究是那些利国利民、顺民心、济苍生的人和事。与其花时间、花金钱自己把自己的碑立起来,不如为老百姓干些实事。这样,自然就在群众的心中立上了丰碑,在群众的嘴上立上了口碑。
(107)
示例三:

大功无碑功在人心
剑阁县以“拆碑”为突破口,整顿干部作风、倡导求真务实,引人注目,发人深思。实践证明,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摒弃各种形式的“形象工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赞誉。
(112)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2: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新闻短评[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311 KB
  • 时间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