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先世因难徙居西域,自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当时属唐所置安西都护府),五岁时随家迁居绵州(今四川江油)彰明县清廉乡(后改名青莲乡),直至此25岁出蜀。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公之生也。……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
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赵征君蕤》: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父亲李客,寓碎叶经商。碎叶是“诸》)迁居绵州后,“高卧云林,不求禄仕”(范碑)。
(一)读书
1.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
(5 - 26岁):读书与任侠
2.《赠张相碥》: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3. 又《上安州裴长书》:
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
史,白于路投刺,待以布衣之礼,
因谓群僚曰:“此子天才英丽,下
笔不休,虽风力未成,若广之以学,
可与相如比肩也。”
4. 李白与“铁杵磨针”的典故
《与韩荆州》: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李翰林集序》:
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
束带,风流蕴藉。……少任侠。
手刃数人。
(二)任侠
《侠客行》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三):求仙访道:“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此诗情景交融,风格俊逸,形象逼真地写出
诗人访道士不遇的惆怅神情。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渝州—荆门—洞庭—
庐山—天门山—金陵—扬州
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26-28)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往,轻舟已过万重山。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