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咨询中的应用_PPT课件海南大学2014年朋辈心理咨询员培训
培训主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咨询中的应用
主讲人:王昌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职称:讲师
培训日期:2014年6月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 年5月6日生于弗莱堡,1939年9月23日卒于英国。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开业行医,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终生从事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工作。
建立精神分析流派,是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被称为“心灵的达尔文”
弗洛伊德的代表作品
1、《梦的解析》(1900年)
2、《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年)
3、《性学三论》《少女杜拉的故事》(1905年)
4、《精神分析引论》(1910)
5、《图腾与禁忌》(1913)
6、《超越快乐原则》(1920)
7、《自我与本我》(1923)
8、《文明及其缺陷》(1930)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Libido 理论
(二)生本能&死本能
(三)梦的解析
(四)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五)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六)心理防御机制
(七)人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 Libido 理论
性的本能和欲望所具有的心理能量称为“Libido”。
弗洛伊德把人类的一切生活活动都认为与Libido的性欲有关,所以推断幼儿要求别人向他表示亲善和体贴及依偎别人的行为,理解为狭义的“性行为”表现。
借用希腊神话,伊底帕斯的故事去解释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男孩会恋母仇父,女孩会恋父仇母。
关于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Oedipus 或Œdipus,有时拼为 Oidipous)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是国王拉伊奥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对于异性生身亲长的性卷入的欲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对同性生身亲长的敌对感,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隐没在无意识里,既没有道德观念,也缺乏理智思考,只想直接发泄,但与社会文明相悖,只能压抑或移置。
生之本能。产生多种多样的机体本能,包括性爱本能,它们是为数很多,最初互不依赖在较晚期才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综合体,每一种生之本能的目的都在于使个别器官得到享受,它们结合起来,起着保存存种族生存的力量。
死之本能。表现为残忍、攻击、自杀、杀人甚至体育运动和战争毁灭,它是受人类死之本能的欲望所驱使。死之本能的结局,必然是使有机体的自然界变为无机体,使生命变为死亡。弗洛伊德还指出,生存本能可以使死之本能转向,由指向自己转变为指向别人,于是变而为攻击别人的形式。
(二)生本能&死本能
梦是欲望的满足,这是弗洛伊德释梦理论的最基本观点。
弗洛伊德的观点建立在两个基本假定的基础上:
(1)梦是一种心理现象;
(2)梦具有半透明性,梦的意义梦者确实明白却又不知道自己明白。
半透明性的梦有某些共同特征:
(1)“睡眠”是一切梦的共同特征,睡眠还存在着心理活动的残余的刺激,从而引起梦;
(2)梦中大部分经历是眼睛能看见的事像。
释梦的技术(即自由联想法)是这样的:病人述说一个梦、一种经验、一个观点等,分析者告诉病人任意自由思索,但分析者不能对病人有任何暗示和启发;
分析者按照梦的工作的相反程序,运用自由联想法开始分析这个病者的梦;
最后,由分析术表明在梦中病者表现出的愿望,得出梦的含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咨询中的应用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