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死朗读》人物评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死朗读》人物评析
一般而言,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个体要通过这种天经地义获得自我存在的意义、获得自我满足感,就必须保证自己内心的足够强大和真实――即能够认识自我的缺憾,把握自我意识的走向,回应自我的真实需求。如若不然,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怯懦就可能抓住自我、主宰自我的感应机制,并阻绝个体与外部世界发生有意义的联系。最终,个体非但不能伸张自我的生命意志,还可能把自己的人际关系扯人一场浩劫,使与自己发生互动关系的他人的生活受到影响。果真如此,个体生命的存在对其自身而言是可怜而可悲的,对与其相关的人而言可就是灾难了。斯蒂芬?戴德利导演的电影《生死朗读》就以三段发生在主人公汉娜身上的朗读事件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弱点给当事人的生活造成的困境以及人类面对自我的无奈与无助。下文试析之。

一、故事梗概

汉娜,一个倔强干练的德国女人,有一个耻为人知的秘密――不能识文断字。为了摆脱这种耻感,她总是义无反顾中断自己本可渐入佳境的正常生活,再从另一个卑微的起点开始自己的人生。二次大战期间,她原本获得了在西门子公司的晋职机会,却因害怕露丑蒙羞而辞职,选择了做纳粹党卫军看守。在做看守期间,她为了获得心灵的滋养,总是选择少年女犯为自己朗读,而后把她们送往死亡营。

战后,汉娜因为自己在二战期间的罪行长年受到良心的折磨,不得解脱,她封闭自我,离群索居。她偶然的一次相助使一个15岁的懵懂少年闯入了她的生活。少年的纯真与活力照亮了她孤独的灵魂,让她勇敢地敞开了寂如枯井的心门。她与少年情投意合,她在少年的朗读中舒展自我,后因交通公司对她的晋升再次勾起她内心的恐惧,她毅然斩断情丝与少年不告而别。
时隔8年,汉娜因为二战期间的罪行被送上法庭。她再次因为自己的耻感拒绝以签字澄清关键事实,后被判终身监禁。庭审之时,曾经与她相恋的少年――麦克在旁听席上获知了她的历史,并结合过去交往的经历知晓了她内心的秘密,出于对汉娜隐私的保护,他对汉娜知情不救。汉娜服刑lO年后,麦克决意用朗读伴汉娜度过赎罪的日子。他不辞辛劳地录读一本本文学作品寄给汉娜。汉娜在麦克朗读声的引导下开始识字,并学会了写信,期望与麦克沟通,而麦克收信后却从不回复。汉娜即将出狱,麦克应狱方请求为汉娜出狱后的生活作了安排,但在与她见面时却摆出公事公办的样子,明确说明汉娜出狱后再无朗读和邮寄磁带
!汉娜无法接受这一切,在狱中自尽。麦克为此悔恨不已,在完成汉娜的遗愿后,开始坦白自我。

二、第一次朗读事件――逃避与作茧自缚

在第一个朗读事件中,主人公汉娜因为内心的暗弱,奔逃于心灵的暗夜,把个体的自我价值抛荒,把内在的精神追求变成了见不得天日的老鼠,躲在阴暗的角落,以人际关系为工具攫取自己的所需,结果个体是得不偿失、作茧自缚。
群体社会中的个体总是通过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或者关系定位来赢得自我的尊严,实现个人价值的。汉娜离职前,西门子对她的晋级恰恰是对她个人能力和价值的肯定,如果这种肯定成为其个体人格合理纳受的一部分,她也可藉此在他人的认可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切实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施展生命的无限潜能。然而为了内心不可救药的耻感。她离开西门子,就否定了自己经由工作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我的可能性,既消解了自己对周围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斩断了她与自己熟悉的环境建立的关联感以及从中获得精神支持的可能性。从此,她把自己关进了自我设限的囚笼中,只在“在否定性的框架中”
--一求生存,“不要别人介入,不许别人干预或施加影响”…,离群索居成为她捍卫自尊的惟一武器。
然而,人的欲求是无止境的。“人的生活表明,一种需要一旦满足,就不再成为支配的力量了。这时,将会有另外一种需要取得支配的优势。”离群索居虽然能够带给汉娜不受他人羞辱的安全感,却让她时时处于独自向隅的孤独状态,这种孤独反映在精神世界里,就是无依无傍的虚无感和生命意义的匮乏感,而这些感觉是生命的本能所不能容忍的。利用职务(看守)之便要求犯人朗读,是一种体面而不露痕迹的避丑藏拙方式,既回应了汉娜内心的需求,又使一切在她的掌控之下,这样的掩饰可谓天衣无缝。
只是汉娜有所不知,阅读是丰富生命、启迪生命的一种途径。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握读写,而把本可自我控制、自主进行的丰富生命体验、拓展心灵视野的阅读活动交由公开而生硬的职场人际关系(看守与犯人)来完成,汉娜实则是用市侩的功利心理损抑了自我的心灵呼唤,使得只关乎其个人的朗读历程好不尴尬:奉命朗读的犯人头上罩着牢狱生活的阴云和死亡的恐怖,自是怀着诚惶诚恐的畏惧侍奉汉娜,断然读不出文本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力量,也不可能在朗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和对文本的理解进行阐发性解读表达。犯人的朗读行为缺乏生机和色彩,就大

《生死朗读》人物评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