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聊斋志异》中狐鬼意象的审美衍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聊斋志异》中狐鬼意象的审美衍变
[摘要]古代小说中的狐鬼意象,从最初的图腾、民俗宗教态到蒲松龄笔下具有人形美、人性美、人情美及艺术美的文学审美态的美狐丽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经过蒲松龄的审美改造,《聊斋志异》中狐鬼已不再是一种具体的物,而是一种在审美情感观照下的美的存在,它成为作者寄托情感、慰藉心灵、超越现实、实现生命价值的载体,也是作者生命理想的艺术化展示。
[关键词]《聊斋志异》;狐鬼意象;审美衍变
[作者简介]姚霁珊,云南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出现了许多异类幻化为人的意象,其中狐意象、鬼意象最为常见。它们渗透着原始宗教信仰和民族思维方式,循着原始意象的轨迹发展。

一、《聊斋》狐鬼意象的文化渊源及流变

狐的角色性质最先是图腾。在汉民族的文化典籍中,有狐图腾原型传说的记载。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的是大禹娶涂山氏为妻并在涂山氏帮助下治水成功的神话故事。它反映的是涂山氏是以狐为图腾的。所以《聊斋志异
?青凤》中狐精自称涂山氏。另《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记载了一个黑美人玄妻纯狐三易其夫的故事。两典籍所载上古涂山氏、纯狐氏等均为狐图腾。但图腾的文化象征意义却不同,涂山女是具有祥瑞色彩的是贤德之妻,纯狐玄妻则为淫邪之妇。由于图腾崇拜的长期存在,很自然地就会积淀在人们的文化观念之中定型为图腾原型而世代相传并发生转移,人们有意无意地用图腾观念来看待动植物,或依据图腾原型来虚拟超真实的物体。于是涂山氏和纯狐两氏族图腾原型意义的不同最终形成了后世矛盾对立的狐观念――狐之为人的善性和狐之为妖邪的矛盾。
循着涂山氏、纯狐狐图腾神话思维方式,狐意象在经历了原始图腾崇拜之后随时代社会地变化而不断流变。当涂山氏狐图腾神话思维占上风时,它是封建国家的瑞德信仰,成了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化观念――祥瑞观念的承载体。直到“张皇鬼神,称道灵异”②的汉魏六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道教佛教等宗教影响,纯狐氏的图腾意识――狐性淫邪的狐观念逐渐占了上风。同时,随母权制被推翻,在中国传统女色观的深深影响下,狐意象的性别也发生了转移。狐化美女的观念迅速蔓延传承后世,逐渐成为狐鬼故事中的主体。

唐以后,狐化美女出现了两大意象类型:阿紫类型和任氏类型。这两类意象其实就是纯狐图腾原型和涂山氏狐图腾原型的图腾思维模式的裂变演化而来。《搜神记?阿紫》故事中阿紫是纯狐图腾原型意义的延续,成为雌性淫狐类型的典型意象。后世大多数女狐媚人故事是循着此原型模式发展的。最突出的是《封神演义》中的妲己,甚至《聊斋》中也有此类狐形象。涂山氏图腾意识的世代延展形成的一类狐之为人的善性新型狐观念影响下的狐妖形象――任氏,称为任氏类型。任氏是沈既济人狐恋传奇故事《任氏传》中的一个人化了的狐形象。不仅“容色殊丽”,具有狐妖的一般特征,而且她与在此之前其它狐形象不同的是她具有着人的真情善意和美德。这篇传奇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仍未冲破志怪樊篱,但其闪光之处在于作者集现实生活无数妇女优秀的思想性格于任氏,强调的是她美好人性中义和节的一面。塑造了一理想的完美女性形象。在崇尚道教、传统狐媚观念盛行的唐朝,这一情狐形象的出现,开启了民俗审美态的狐意象先河。《聊斋志异》中令人瞩目的狐形象就是任氏类型

《聊斋志异》中狐鬼意象的审美衍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vuv39801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