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区幸福生活
幸福是人们物质、精神等各项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后带来的持久、快乐的心理体验,它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却又与财富的增长相互关联。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马鞍岭南麓,便有一个这样的农村自然村落,在基层党组织的帝领下,通过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活动,将自己的家园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洁净优美、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社区。
嗅着淡雅的花香,在一幢幢美丽的小楼间行走,恍然不知身处别墅区内还是度假村中。然而,这里却实实在在的是萍乡市湘东区的一个农村社区,社区的成员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中国人世世代代依赖的,以家庭为中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亲戚、邻里关系的社会生活方式中,打造环境,提升文明,拓宽渠道,推动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幸福之路。用村民自己的话说,幸福社区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好,社区党支部引导得好,社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好。
幸福社区地处麻山镇马鞍岭南麓,2001年成立时村民的收入维持在较低水平。社区党支部解放思想,提出充分发挥毗邻萍乡市区与生态环境好的优势,把幸福社区打造成萍乡市城区的“果篮子”、“菜篮子”基地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村民合理利用流转土地和山林,实现集约化经营和管理,引进龙头企业,采取“龙头+基地,基地+农户”的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步形成高效与富有“幸福”特色的农业产业。
发展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主要内容。幸福社区党支部以推动社区经济为总抓手,合理规划,开发部分闲置土地,规划了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葡萄种植基地、2000亩瓜果轮作示范基地、500亩果园基地、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现在,这五大基地大部分已经产生了经济效益,预计全部建成后,可实现产值25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以上。而随着城里人假日去农家休闲的势头渐盛,幸福社区以田园风光好、社区环境整洁的有利条件,逐渐成为人们纷至沓来的农家旅游地。在社区党支部的倡导下,以村民八股的形式,开办的观农家景、吃农家饭、住灰家屋、?农家果、干农家活、体验农家生活乐趣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并声名鹊起,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致富渠道。仅2007年“五一”长假期间,幸福社区便接待游客2900多人,。
党支部书记刘光怀说:“支部有41名党员。幸福社区的党员不仅要关心公益事业,在文教、法纪、新风等各方面做表率,还要能在勤劳致富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最初,他带头开发“农家乐”旅游,随后又承包了400亩蔬菜地,为大家提供各种无公害的时鲜菜蔬。如今,幸福社区的村民家家有项目,人人忙致富。随着幸福社区五大基地的建立与“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兴起,除了年轻人为增长见识外出打工外,社区内的剩余劳力基本上都得到了消化,人均年收入达5500元左右。
幸福社区成立之前便有崇尚文明的优良传统,上世纪50年代末,以刘辉兰等6名党员为首的10名妇女结成“十姐妹”,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定期检查各家环境卫生,倡导文明新风。30年来,“十姐妹”的人员不断更新,内涵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幸福社区妇女叫得响的品牌。幸福社区的老党员中有25年一直坚持义务修路的刘任觉,有23年来义务打扫村落环境卫生的刘光作……他们用蹒跚而又坚定的步履,带领村民走在文明创建的
幸福社区 幸福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