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了解自我”模块的教学设计论文.doc论析“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了解自我”模块的教学设计论文
论文关键词了解自我;教学设计;职业价值观论文摘要文章就“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了解自我”模块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方面进行了探讨就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中各心理因素之间,心理因素与职业行为论文关键词了解自我;教学设计;职业价值观
论文摘要文章就“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了解自我”模块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方面进行了探讨就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中各心理因素之间,心理因素与职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如何从认知、技能、理念、行动四个层面有层次地设计教学目标;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的设计完善教学模式提出建议。
2007年1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指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学生从人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随着通知的下发,很多学校逐步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因为课程尚处初设阶段,教学设计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专就“了解自我”模块的教学设计,提出设想。
一、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教什么”。目前,“了解自我”模块虽然涉及了一些职业心理的基本内容,如兴趣、价值观、能力、性格等,但其往往把这些心理因素视为孤立的点,对各个心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这些心理因素对职业行为的解释关注不够。而这正是挖掘“了解自我”的内容深度,帮助学生系统、透彻地了解自我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为,可以从三个系统来分析职业心理,即动力系统、效能系统及风格系统。
。该系统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它对个体职业活动起发动、维持、巩固、深化作用。它体现的是个体喜欢什么职业、想从事什么职业的心理取向,考察的重点是个体对于职业的倾向性。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个体一旦对某种对象产生兴趣,会对它给予优先注意,并且对该对象表现得感知敏锐、记忆牢固、耐力持久。同时,兴趣往往与愉快的情绪体验相伴,这种体验会降低人们认识事物、从事活动时的艰辛感、枯燥感,而体验到更多的满足感,因此,兴趣往往成为人们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当兴趣对象指向职业时,就形成职业兴趣。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后,相对比较稳定,它对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等都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该系统主要是指职业能力。它要表征的是,个体能够从事什么职业。考察的重点在于职业对于个体心理特征的要求。职业能力有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之分。前者是指完成大多数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一般学习能力、言语能力、数理能力、逻辑推理等。后者是指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如文书能力、机械能力、音乐能力等。心理学家斯特朗()曾将兴趣、能力与成就间的关系比作一艘带有舵和马达的船:马达(能力)决定船的速度,舵(兴趣)决定船的方向,成就好比是这艘船在一定时间、一定方向上行进的距离,由马达和舵共同决定的。
。该系统主要指行为风格。广义上讲,是指一个人的一般行为特点,是个体已经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行动倾向。狭义的则指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目前人们并没有
论析“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了解自我”模块的教学设计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