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博物馆藏镜
新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500年的郑韩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称雄,诸侯争霸,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辉煌时代,郑韩文化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周平王二年郑武公东迁,以新郑为国都,至韩王安九年秦灭韩,郑、韩两国先后在新郑建都长达539年之久,为新郑留下了辉煌灿烂的郑韩文化。近年来,新郑博物馆收藏了一批青铜镜,现择其精品介绍如下:
蟠螭菱纹镜(图1),。战国。镜作圆形,圆钮座,三弦钮,钮外环绕三道凸弦纹。镜背面以云纹作地纹,主纹饰三组蟠螭纹,其身作菱形折叠状,互相缠绕。镜缘低,素卷边。
五山镜(图2),。战国。镜作圆形,三弦钮,圆钮座,外饰凸面带纹一周。镜背纹饰由地纹与主纹组合而成。地纹为羽状纹。地纹之上于钮座外圈均匀地伸出五花瓣,近边缘处也均匀分布五花瓣,十花瓣之间以凹面窄带相连,每三花瓣组成一个大桃形,形成以钮座为中心的五花瓣花形。五个山字纹压在大桃形之上部,山字中间的竖画很长,倾斜度较大,山字一边的延长线与相邻山字底边相连,形成一个五角星形。纹饰精致美观,素卷边。
四神规矩镜(图3),。西汉。镜作圆形,半球形钮,圆钮座。钮外绕八枚小乳钉,乳间饰四神、羽人、禽兽纹,外区饰“T”和“L”形的规矩符号,将镜分为四部分。规矩纹外铸有铭文:“汉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左龙右虎四。”边缘饰云藻纹。
十二辰镜(图4),。西汉。镜作圆形,半球形钮,圆钮座外饰柿蒂形花瓣,座外方框内排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铭并间以十二枚小乳钉。方框四边向外各伸长规矩符号。其中一“T”形符号与“L”形符号相对,方框四角又与“L”形符号相对,将镜的内区分为四方八等份,间饰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据一等分,其他四等份饰以禽兽补白。外区为铭文带,铸铭:“作佳竟(镜)哉真大好,君宜官秋相葆,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寿比金石为缘,缘上饰云藻纹。
昭明镜(图5),。西汉。镜作圆形,半球形钮,圆钮座。座外饰有八个内向连弧纹,两周齿纹间饰铭文:“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字间以“而”字相隔,字体方正。宽平缘。
龙虎对峙镜(图6),。西汉。镜作圆形,半球形钮,圆钮座。内区浮雕一龙一虎挟钮对峙,怒目张口,外区铸有铭文:“青羊作竟(镜)四夷服,胡虎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多贺国家人民息,长葆二亲兮。”镜缘有两周锯齿纹,间饰水波纹。
贴银鎏金花鸟铜镜(图7),。唐。贴银鎏金花鸟铜镜为特种工艺镜,镜作连弧六角菱花形,镜背
新郑博物馆藏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