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特色青铜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淅川县南50公里丹江口水库西岸的龙山脚下发掘了一批楚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现选几件造型奇特和纹饰精美的青铜器介绍如下:
神兽 2件。图1通高48厘米,长47厘米,宽27厘米。图2通高48厘米,长46厘米,。两件神兽大小、造型基本相同,纹饰相同。龙首,虎颈,虎身,虎尾,龟足。龙张口,吐舌,龙首上又有六条龙。其脊背上有一方座,方座下面有一方形榫,插于神兽脊背上的方形孔内。座上又有一只奔驰状的兽,前爪立于方座上面的曲尺形柱上,两后爪后蹬,并分开卡于神兽颈上部,卷尾,口衔一条蛇形龙的尾部。蛇形龙昂首,头上有三只角,吐舌,躬身。神兽身上镶嵌绿松石,其图案有龙、凤鸟、虎、云纹、涡纹等。龙、凤鸟、虎的形象生动,蛇形龙镶嵌在神兽颈的中部,虎镶嵌在方座前的脊背的两侧,凤鸟则到处镶嵌。从神兽的铸造情况看,是分铸的,即龙头、舌、身、尾、插座及插座上怪兽的角、蛇形龙均为分铸,然后组合在一起。铸造时即将龙、凤鸟、虎、云纹、涡纹及眼等留为凹槽,待铸成后,再将绿松石按其形状磨成,拼好后镶嵌在凹槽内。这两件神兽头均外扭,其最上部的龙角上有一穿孔,腹的下部有一半圆形钮。神兽造型奇特,制作精致,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
画像壶(图3),,。侈口承盖,长颈,鼓腹,上腹两侧各饰一个铺首衔环,下腹内收,平底,高圈足。盖顶隆起,作圆笠状,下部纳入壶口内,盖上附有四个环形钮。盖上正中镶嵌一个柿蒂纹,钮间有四组兽,每组有两只立兽,头相对,兽昂首,张口,目圆睁,挺胸,站立,短尾上翘。器表饰满铸造时镶嵌上去的红铜画像。画像分七层,每层又分数组,层间及组间用对顶三角形图案隔开。从上往下,第一层为凤鸟,共三组,每组有两只凤鸟。鸟尾相对,昂首、张口、翘尾、站立。第二层有三组画像,内容相同,正中间有一个仙人,头上有双角,双耳很大,向两侧展开,人面,双手似翼而展开,双腿叉开,右侧有尾,两侧各立一只凤鸟。鸟头向外,有冠,展翅,曳尾,似展翅欲飞状。第三层有三组画像,正中一组画像,两条龙昂首,翘尾,上捧一位仙人;仙人头上有双角,鸟首,象鼻形嘴,展翅,双腿外蹲,人足,裆下有三叉形鸟尾,仙人的两侧各有一只虎;虎头面向仙人,虎张口、昂首、躬身、翘尾上卷,呈飞跃状。该组两侧的下角有云气纹。第四层有四组画像,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特色青铜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