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就是另一个我
我叫周观春,是一名刚毕业的高中生。从小到大,我一直对机器人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仅参加了科研小组,还自己动手搞制作。我参加过很多比赛,也获得过一些奖项,一路走来,最大的收获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坚持”!
十年前,那个还上小学二年级的我抱着好奇的想法加入了学校的机器人小组。那时我还小,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机器人,但是课堂上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强烈地吸引着我。
上四年级时,我有幸参加了辽宁省机器人比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投入的精力也最多。当时,正逢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我就决定做一个和奥运会有关的机器人。我翻来覆去地想,奥运会什么地方会用到机器人呢?机器人可以节省人力,代替人来工作,那为何不让机器人去宣传呢?于是,我决定做一个“奥运宣传员”。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做了一个机器人。它能像人一样前进后退,双手还能举起哑铃。可这与宣传奥运有什么关系呢?这时,我想到了学校的大喇叭,可以让机器人唱奥运会的会歌!于是,我求助音乐老师,让他帮我把《北京欢迎你》的五线谱翻译成了简谱。我又查找了一些书籍,把简谱翻译成了机器人能识别的语言。就这样,我的“奥运宣传员”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唱歌了。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它来到大连。那时,大连对于我来说还很陌生,我也是因为参加比赛才到这里的。那次比赛,我第一次站在台上跟评委们说话。前天晚上,我背了半宿台词,第二天一上台全忘了。这时,评委很和蔼地说:
“孩子,你不要紧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评委的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的心情也渐渐好起来。我整理了一下思路,把作品介绍了一遍。可是,我还是很紧张,甚至连自己怎样下台的都不记得了。当评委宣读名单时,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获得一等奖。这次,我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机器人。后来,我还将这个设计拿到了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上,也获得了一等奖。五年级时,学校组织国际交流活动,新加坡的友人来学校访问,我很自豪地介绍了“奥运宣传员”,还进行了现场表演,给友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六年级时,我成了小学里的大哥哥。我带着两个小学弟,用我改造后的奥运宠物机器人,又一次获得辽宁省第一名,并且这次我们晋级到了全国比赛。当时,我跟着辽宁省科协的专家和领导坐飞机去了重庆。这次,我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全国比赛有展示作品的环节,所有人都可以入场参观,我要向他们介绍我的作品。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紧张了,但这个工作强度非常大。上午还好,可是到了下午,我基本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不过,我还在坚持,直到获得了三等奖。虽然结果不是很理想,但这次经历很难忘。
上了初中,我不再做创新比赛,而是开始参加对抗性更强的足球比赛。我发现参加足球比赛的机器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机器人厂家做好的。如果我也拿着这样的机器人去比赛,那比的就不是技术了,而是运气。我不会把比赛的结果交给运气。我觉得想赢得比赛只有别出心裁,自己动手做一个机器人。我从家具城买来了建材,又借来工具,开始制作。制作时,我向木匠师傅讨教怎么用锯,向学校的电工伯伯询问怎么焊接电路板。从设计到下料,到材料成型,再到组装
,都是我亲手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什么叫设计和研发。
当然,上了初中就要面对学习,我也一样。我也曾因学习和兴趣之间的问题苦恼过。有一段时间,成绩突然下降,老师找我谈心,让我适当地放弃机器人,以学业为主。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但
机器人就是另一个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