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方田园牧歌.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方田园牧歌
如果拉开台湾文学百年历史,且围成一座象征性透明舞台,小说家钟理和坐在屋前一张破藤椅上低头写作的身影,在众多作家影像中最为鲜明,让许多后辈文人难以忘怀,或释怀。文学史书称他是“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这幅画面既说明也象征他尽瘁文学的一生――钟理和临终贫病交逼。喀血于稿纸上身亡,死时才46岁。
钟理和是客家人,世居台湾南端美浓。如果去掉时代背景单讲地点,你可以说他是坐在充满阳光,纯朴而勤垦的客家山村里埋头写作。然而历史舞台是立体的:空间之外,必须点出“时间的纵坐标”。
他去世于1960年。这一年,国民党撤退至海岛实施戒严正好满10年。50年代,史称国民政府“白色恐怖时期”。越过海峡初抵台湾的国民党惊魂甫定,将“国家机器”开足马力,在政治上扫除可疑份子,在文坛中推行战斗文艺。气氛如此肃杀的50年代,却是南部乡下一角,钟理和创作最丰盛的十年。在这时代描写贫瘠的台湾土地,歌咏个人爱情故事的作家是寂寞的。钟理和活着的岁月,稿子总是被退,长短篇小说难以出版。他一生遭遇坎坷,不但身体差,经济政治都差,幸好呕心沥血的作品随着岁月的掏洗。越来越晶莹明亮。


传奇的人生际遇

钟理和1915年出生在南部一个地主家庭,父亲钟蕃薯在日本统治期间从事海外贸易,钟家因而在屏东拥有大片土地及店铺。钟理和小学毕业后,未能考入一般中学,在日人统治的社会里,他反而进入私塾学习汉文,埋下日后对文学的兴趣与一生志业。
结束一年半汉学堂,1932年18岁的他,由于父亲意外买下一大片山地,身不由己随父亲进入山林,协助处理农场事务。他到农场督工时,爱上来到林地工作的女工,由于他们同姓,依客家习俗不得结婚,婚事遭父亲强烈反对。
“同姓不得结婚”的传统陋习,对受过教育与现代认知的钟理和而言,无论如何难以接受。他决心向落伍的封建意识挑战,1940年已26岁的他,瞒着父亲带了爱人远走高飞,两人离开台湾,私奔到东北的满州,摆脱封建桎梏,夫妻自力生活。这段经历即长篇小说《笠山农场》的情节与背景,一般认定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性。
次年举家再从满州迁往北京,直到1946年中日战争结束回台湾为止。钟理和停留大陆的时间整整六年,多数时间住北京,也曾卖木炭维生,一边埋头写作。他生平第一部小说集《夹竹桃》
1945年由北京马德增书店出版。这段特殊的“中国经验”,使他成为战后台湾文坛少数能以流畅中文创作的本省籍作家。童年生活优渥的钟理和,由于坚持同姓之婚与父亲闹翻,孤身流落天寒地冻的中国北方。他来自台湾的特殊身份,在1940年代沦陷区北平,不免被当作“日本人”看待,在现实政治、经济与种族上,处处面临着艰困与挑战。但横逆的环境,更促其坚定地走上写作之路。

生活的诗,土地的歌

1946年春,钟理和带着一家人自北平返回南台湾,在一所中学找到代理教师的差事。经历长期艰困生活,不幸种下他疾病的根苗,同年秋天以肺疾病倒任所,展开一段和病魔作战的漫长岁月。
他不得不辞去教职,到台北一家疗养医院长期治疗。一度因结核菌感染肠胃差点送命,幸好抗生素发明且引进台湾才死里逃生。1950年秋,在动过两次大型胸腔整型手术,切除六根肋骨之后,病情才得以控制下来。带着病弱身体出院回家的他,一场病已把少许家产卖尽用光。身体只允许他作点轻松家事,帮着照顾小孩,农地的粗重工作

南方田园牧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vuv3980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