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云深处山为峰.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云深处山为峰
山里人说,他像一把犁,在教育的园地里耕耘了40余载,撒播着希望的种子;村干部说,他像一面旗,用热血赤诚浇铸师魂,引领着孩子走向光明的坦途;他的学生说,他像一棵翠竹,任凭风栉雨沐,无论春秋夏冬,都始终屹立挺拔。
在遂川县西部山区的汤湖镇有一座海拔近千米的高山,山脊上有一个叫南屏的小村庄,在这里有一位已经年逾花甲却依然坚守在这个教学点上辛勤耕耘的教师,他就是把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山村孩子们的全国师德标兵——曾云山。
公路就辟在山脚之下,这是一条2007年才修建的盘山路,距离最近的集镇大约7公里,虽然只容一车通行,却已是难得,放在过去,想上山就只能去攀爬蜿蜒在山脊的崎岖小路。时节已近深秋,山里下着绵绵细雨,群峰之中雾气缥缈,重峦叠嶂,每当雾气重的时候,只能看到山头的轮廓,偶尔遇到雾气流动,才显现真容的一鳞半爪,煞是引人入胜。
初见曾云山,他身材瘦小,甚至还有些佝偻,但衬衫却很干净整洁,面额上爬满了岁月留下的沟壑,稀疏的头发里透着几根银丝,嘴角边挂着和蔼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位慈祥的长者。记者到达时,他正给学生们上课,一副旧式的老花镜加上一本教材,曾云山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似乎没有在意记者的到来,而是专注地给学生们上着课,颇有些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味道。
此时的雨渐渐地大了起来,雨水顺着瓦檐断断续续地滴落在教室门前的沟渠里,溅起朵朵雨花和点点涟漪,耳边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和着滴滴答答的雨滴声不时传来。
为了不打扰曾云山给学生们上课,记者一行坐在教室隔壁曾云山简陋的办公室里,与陪同采访的遂川县教育局人事股的王利平轻声攀谈着。
王利平介绍说,曾云山是1996年来到这个教学点的,在这以前他是汤湖镇阳光希望小学(中心小学)的副校长。由于这里的条件非常艰苦,派来的老师根本待不住,有的甚至是上来看了一眼,就立刻收拾包袱走了,山里的娃娃们面临着有了教室却没教师的困境,读书成了一大难题。这时山里的村民们想起了同是南屏村人的曾云山,在村长和村民们的恳请下,为了这些山里的娃娃们,曾云山放弃了镇上中心小学副校长的职务,扎根在了这个云山深处一人一校的教学点上,一待就是18个年头。
当时,这里还没有上山的公路,为了节约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教学经费,曾云山和妻子硬是靠着肩挑手提把学生的课本、教材和其他教学用品,沿着山脊那条崎岖的小路,艰难地一担担都给挑了上来,而这一挑就是12年。
孩子们的嬉闹打断了记者的谈话。
这是放学了。
曾云山正在操场上组织学生们排队,他对着孩子们大声叮嘱着,生怕有一个孩子没有听到:
“今天下雨路滑,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安全,同路的要结伴而行,高年级的同学要注意照顾好低年级的同学,不要在路上玩耍,回家后要记得做作业、温习功课,明天准时来学校上课。”
在一片欢快的回应声中,曾云山把孩子们都送出了校门,这也是每天放学时他的“必修课”。由于地处山区,学生居住得比较分散,上学路途较远,每天放学的时候,曾云山都要千叮咛万嘱咐。若是遇上狂风暴雨或是下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曾云山就会挨家挨户地去接学生来上课,到了放学,他又要连续往返三四趟,护送各个路段的学生回家,时常是天黑了才能返回学校。
但是,曾云山面临的还远不止这些困难。在南屏村没有一台电脑,更没有网络覆盖,连课本、练

白云深处山为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