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高等教育学论文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李厅1,张嘉江2
(,四川成都 610068;,四川乐山 614004)
摘要:研究旨在编制适于我国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量表,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在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手机依赖量表的结构,包括关系依赖、信息依赖和娱乐依赖三个维度。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获得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共15个条目,,模型拟合指数χ2/df=,CFI=0927,TLI =,IFI=,RMSEA=,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且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作为相关研究。关键词 :手机依赖;量表编制;信效度;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5)11-0148-03
收稿日期:20150518
作者简介:李厅(1990-),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学校心理与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
手机的便携性、多功能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青睐,有研究发现,手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普及率已经达99%以上[1],91%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是他们最常用的通讯工具[2]。手机的普遍使用,已然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3]。但是,手机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手机依赖的隐患。刘红、王洪礼调查发现,超过50%的大学生没有手机会感觉失落,近50%的大学生因过长使用手机而影响睡眠[4]。蔡军调查发现:当手机不在身边时,75%的大学生感到焦虑不安、心情不佳,甚至影响学习注意力[5]。事实上,手机不但承载了一般意义的沟通和联系的功能,而且更成为现代人个性和自身价值的体现。保罗·莱文森认为,手机使以前一切媒介的非移动性得到了补偿[6]254-255。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发现自己对手机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感。手机依赖实际上是一种期待,表现为心理渴求和心理依赖[7],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一种“行为成瘾”,这些行为可能并不涉及任何具体直接生物效应的物质,但是会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过度沉湎于某种事物或活动,且由于反复进行这些活动,明显影响其生理、心理健康或社会交往等[8]。因此,根据手机所呈现的功能,以及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手机依赖是指个体将手机作为生活工作学习等主要工具时,对手机产生的强烈的、持续的、过度的需求和依赖。
1量表的结构及其操作性定义通过查阅文献、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我们认为手机依赖主要包括关系依赖、娱乐依赖、信息依赖三个维度。其中关系依赖指依赖于通讯中的人际关系,电话短信中的朋友比生活中的朋友更加重要,更加依赖电话、短信或QQ的交流。娱乐依赖指对沉溺于手机的娱乐功能,比如手机购物、手机游戏、各种APP软件等。信息依赖是指因为害怕信息不足而不停地在网上冲浪或搜集信息,包括不停浏览网站等。
2对象与方法
、重庆高校部分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4份,%,其中大一124人、大二172人、大三216人、大四204人、研究生208人;理科360人、文科556人;男生378人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9
  • 文件大小206 KB
  • 时间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