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黛西·米勒》中詹姆斯式叙述模式探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黛西·米勒》中詹姆斯式叙述模式探析-大学语文论文
《黛西·米勒》中詹姆斯式叙述模式探析
刘萍萍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93)
[摘要]亨利·詹姆斯是现代小说史上的文学巨匠,其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和变幻莫测的写作技巧引起学者们广泛的探究。其成名之作《黛西米勒》更是成为后人争相评论的焦点。本文通过探究小说中詹姆斯式叙述模式,比较与传统叙述模式的不同,得出詹姆斯在叙述模式上的革新和探索,为其心理小说的深入开辟了道路。
[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黛西·米勒》;詹姆斯式叙述模式;传统叙述模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1-0087-02
《黛西·米勒》(1876)是亨利·詹姆斯(1843~1916)在其闻名中外的“国际主题”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美国女孩黛西·米勒(Daisy Miller)在与欧洲桎梏文化的较量下惨败的情景。由于拥有美国人的散漫和不羁,在循规蹈矩的欧洲人眼里,黛西是粗野和没有教养的。刚开始时,她受到了来自欧洲各方面的压力,与陌生男子随意说话,幽会都成为欧洲人质疑和批评她的话柄。同样是在欧洲的美国人温特伯恩(Winterbourne)由于在欧洲的时间较长,已被同化。但是,她却被黛西的美貌和纯真吸引,两人关系日益密切。但后来他听到太多关于黛西的流言飞语,尤其是当听到她频繁与许多先生们一起尤其是一个意大利绅士时,他顶受不住舆论压力抛弃了她。最后,黛西由于参观午夜剧场死于疟疾。
在詹姆斯之前,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无所不知的观点(Omniscient point of view),这种叙述方式显著的特点是叙述者就是上帝,无所不知。不仅角色们的外部行动它了如指掌,内心活动也是无所不知。它偶尔会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评论心理或行为的言语。他有庄严的权威,知道一切,不需要等待故事的结局才知晓一切。这种情况下,叙述者大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者大多数时候,作者还不时冒出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者。例如在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红字》中,霍桑采用无所不知的观点。在“海关”一章,他讲述他的工作经验作为一个测量员在海关在萨勒姆和他的发现的破布的猩红色的布,作为一个“艺术虚构的霍桑的在他试图让他的故事的历史现实和空气的真实性”[1]75。和在监狱门,作者再次出现干预作为一个目击者。“…当她进入牢门,————我们不承担我们确定。”[2]46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出现在绞刑架前,阅读令人沮丧的《红字》的结局。
另一种叙述结构是自传体,通常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者。他是上帝隐藏的眼睛,能在他的最大的视角内看到整个故事和人物,使这个故事不会局限于一定虚构人物中的有限视角。《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采用哈克(Huck Finn)第一人称的叙述者。在小说的开始,“你不会知道我,如果你没有读过一本书叫《汤姆·索娅》,但这不是问题。那本书是由马克·吐温先生,他会告诉你真相”[3]11。马克·吐温通过经故事交给第一人称的哈克是自己完完全全从下面的故事中脱离出来,故事的叙述完全离开了作者的干预。整个故事由故事中的主角哈克来讲述。哈克的视角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和令人信服。此外

《黛西·米勒》中詹姆斯式叙述模式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154 KB
  • 时间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