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师教学中的语言美-高等教育学论文
高校英语教师教学中的语言美
王爱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
在高校从教英语近八年来,由于对教学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得心应手,加之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英语教学越来越轻松,对学生越来越喜爱,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自己也感觉到对英语课堂语言的把握越来越可以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课堂上,往往英语语言灵感闪现,偶形成妙语连珠之势,学生也心领神会,有的甚至大快朵颐,有时一堂英语课下来,师生心旷神怡,倒也其乐融融。纵览此议题,鲜少被提及,更不提被探讨,所以,笔者觉得有必要抛砖引玉,引大家谈之并乐之,共同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教师教学中的语言美
一种语言美,是从教育学和美学角度提出来的。它要求教师的语言与教学相适应,体现高尚的思想和道德情操,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以及较高的语言修养,表现出文雅、和气、诚恳、谦逊、庄重、优美。这种语言美,是指从教师的语言中反映出来的精神美。另一种语言美,
是从语言学和美学角度提出来的。它要求教师的语言运用必须严格遵循语言的自身规律,其中包括语言的使用要正确(包括统一规范),语言的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这种语言美通常指语言的使用和表达上的魅力。对教师来说,是否具有语言美,是能否获得较佳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一个教师讲课深受欢迎,除了内容的充实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语言具有所谓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之长。可见具备这种语言美,实为教师的基本功。[1]
准确流畅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声音要洪亮清楚,语音要有力度,使教室里每个方位的学生都能清晰地听到教师的授课;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晰、流畅,注意吐字归音的技巧,要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接受教师传达的内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教师言语应充满真情。教学也是情感的艺术,作为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一定是充满真情的,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共鸣。真情源于对教材和学生的熟悉。面部表情反映教师的内心世界,要让情感自然流露,收放自如,要激情迸发、绘声绘色、生动感人。真情的表露可使学生感到教师魅力四射,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目标。
教师语言应生动形象。一堂受学生欢迎的课,应该是一堂生动有趣、学知识长见识的课。巧设导入语、树立创新意识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将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感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带着浓郁的情趣全身心地同教师一起共创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多动脑、多想办法,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永远充满生机。
教学语言应机智幽默。生动幽默体现在语言丰富、表达灵活、机智智慧,促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便能促使师生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思考。机智的语言可以把在教学中偶然出现的失误化解得天衣无缝。这样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既轻松自由又快乐,能产生寓教于乐的特殊效果,生动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优美和谐的语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充满激情,那么学生必定热情高涨,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正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深入浅出的语言能使学生更易领悟教学内容:经教师提炼升华后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领悟其意境;富含情感的教
高校英语教师教学中的语言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