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角度谈《岳阳楼记》的语言美-大学语文论文
从修辞角度谈《岳阳楼记》的语言美
刘燕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岳阳楼记》自问世以来,就以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岳阳楼记》不仅文采斐然,而且立意高远,世人归纳其有三美,即结构美、立意美、语言美。而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探讨《岳阳楼记》的语言修辞的美。
[ 关键词 ]语言美;修辞;语音;词汇;语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1-0076-02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是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此篇自问世以来,就因其内涵志士仁人的广阔胸襟、忧国忧民的济世思想以及其精湛的艺术创作手法,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世人曾评《岳阳楼记》有三美:一是立意美,二是结构美,三是语言美。
谈论《岳阳楼记》语言艺术的文章已有很多,而本文将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岳阳楼记》的语言美。因为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本文将从语音修辞、词汇修辞、语法修辞三个角度来分析语言美。
一、语音修辞
汉语虽是表意语言,但是汉语是一种声音,而声音是用于交际需要的一种言语符号。正因为是交际的符号,所以使用语言时不仅要注意形体,也更注重语言的优美。“在修辞学领域,人们把利用言语单位、语义特点及相互关系构成的修辞现象称为语义修辞,将直接诉诸人的视觉感知的书面材料以获得言语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称为形貌修辞,那么诉诸听觉的一切修辞现象就是语音修辞。”[1]
语音修辞是通过调节音节,使语音富有节奏、优美动听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双声叠韵、词句复沓、节奏和谐以及叠音等多种方式,“从语音修辞说,《岳阳楼记》充分利用汉语音乐性强的特点,即利用音节中丰富的乐音因素来加强表达效果。”[2]而笔者认为《岳阳楼记》则有以下几种语音修辞的独到之处:
。双声叠韵是古代文学创作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有着特殊的修辞效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形象地说明了它的作用“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3]观之《岳阳楼记》,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的双声叠韵词。如“潇湘”、“霪雨”、“隐曜”、“满目”、“游泳”等双声词的使用;”远山”、“长江”、“万千”、“静影”、“锦鳞”等叠韵词的运用。因为声母短促,韵母舒长,所以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可以使表达曲折尽意,声音波澜起伏,形成一种回环荡漾的音乐美。
。词句复沓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更换少数的词语以取得某种效果的修辞手法。复沓是散文取得某种语音效果常用的一种手法,既可以加强语势,抒发作者强烈的情感,又可以增加语言的旋律感。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愁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句。词句的起结复见,不仅使全文在内容上首尾呼应,而且将部分词句反复咏唱,在语音上形成了一种回环美。
。语言节奏的和谐主要是通过合理安排停顿以及调配声调起伏变化来体现的。阅之《岳阳楼记》,可以发现如下节奏和谐的句子:“越\明年政通
从修辞角度谈《岳阳楼记》的语言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