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兰陵王·柳》的艺术技巧.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兰陵王·柳》的艺术技巧-国学教育论文
浅析《兰陵王·柳》的艺术技巧
宋心静[青岛大学文学院, 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周邦彦是宋代著名词人,其作品重视人工思力,以“开阖动荡、曲折回环”为主要特点。本文拟分析其代表作之一《兰陵王·柳》中的艺术技巧,并对其产生的效果做初步探究。
关键词 :《兰陵王》周邦彦艺术技巧
美成是由不加掩饰的本色之词向雕琢的赋家之词过渡的关键人物。周济言“美成思力,独绝千古”,“美成思力”是指他在章法、句法和字句方面独具匠心。叶嘉莹也认为,美成词是以“讲究人工思力、力求浑厚和雅为主要风格的”。
作为周美成的慢词代表作,《兰陵王·柳》在南宋绍兴年间风靡一时,歌楼酒馆常歌以送别。因全词分三段,故被称为“渭城三叠”,歌之柔美悦耳,唯有技艺超群的教坊老笛师能奏出其精妙之处。这首词以柳为题,学术界对其主旨却莫衷一是,本文主要取周济先生“客中送客”之意。前人关于美成词以及这首词作的研究已有不少,如周济《宋四家词选》探究其主旨,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指出其词有“顿挫”之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认为其章法绵密等。也有从词的风格、内容、思想感情及结构等方面人手分析的,如汪洋在《兰陵王·柳新解》中认为其运用了虚实相间的手法,风格沉郁顿挫;潘裕民在《周邦彦的美学特征》中对词中的“逆笔”做了分类和总结。旦从艺术技巧角度人手分析此词的较少,本文拟从此角度对全词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对词作的结构、艺术效果进行一些论述。
一、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回环往复”。所谓“回环往复”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曲折,即时间顺序的错乱和虚实场景的交替;二是回环,即线索连贯,开头与收尾的情感要统一。词作在极富变化之外,又十分注重结构上的前后呼应,使词的整体结构和意象归于和谐统一。
《柯亭词论》中说:“周词渊源,全自柳出,其写情用赋笔,纯是屯田家法。”这里所提及的“写情用赋笔”指的就是周邦彦写词所用的铺叙手法。周邦彦的铺叙手法上承柳永,又有所发展,意蕴含蓄,自成一家。曲折的线性结构是周词铺叙的最重要特色。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中说:“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兰陵王·柳》首片咏柳起兴,写柳阴、柳丝、柳絮、柳条,用铺陈的赋化写法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再由隋堤上笔直成行的垂柳念及人世间的别离:横向空间上辽阔宏大的旷渺无垠之感与纵向时间上悠远绵长的历史厚重之感交织,成为离别之地的情感背景。后两片,,时而回到现实,时而设想未来。两片间有幻有真,在叙述角度上,时而以行者视角感怀,时而以送者谋篇,时而送者行者并叙,时空跳跃之余又乱中有序,达到了情感与线索的合一。
《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勾勒之妙,无如清真,他人一勾勒薄,清真愈勾勒愈浑厚。”勾勒最初为书法术语,后用于美术,作画时,先勾一道物象轮廓,然后填上色彩,使物象鲜明。借用于文学创作中,词意偏重在勾,相当于“点染”中的“点”,有“点题”之意。《兰陵王·柳》中的“京华倦客”,既与前后文呼应,又统领全词的词旨,是构成周邦彦绵密词法的关键一环。周的慢词讲究谋篇布局,血脉意气。“京华倦客”的题旨勾勒出来以后,前面以柳写伤别,后面回忆往事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铺陈的。
“作词须知暗字诀。凡暗

浅析《兰陵王·柳》的艺术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h
  • 文件大小155 KB
  • 时间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