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教育论文
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燕乐纬,张永山,汪大洋,蔡长青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时缩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建筑力学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引入与工程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内容,改变考核方式,加强平时的形成性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等解决方案和改革措施。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52—02
基金项目:广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Y201311)资助。
收稿日期:2014—03—14
作者简介:燕乐纬(1978—),男,甘肃酒泉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建筑学。
张永山(1964—),男,黑龙江五大连池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结构力学。
汪大洋(1981—),男,安徽广德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理论力学,建筑力学。
蔡长青(1985—),男,河北常山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建筑学专业对力学课程的要求与结构专业有所不同,开设力学课程的目的,从本科教学的角度来看,是为后续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力学知识基础。从建筑学专业培养未来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建筑学专业开设建筑力学课程,目的是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理论知识和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与结构工程师合作的专业知识基础,共同设计出结构合理、造型美观的现代化建筑。
与建筑学专业的其他课程不同,建筑力学课程概念抽象,逻辑严密,理论性强,对高等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学习过程中要求具备严谨的理性思维和严密的数学逻辑,与建筑学专业其他注重感性思维培养的课程有所不同。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难学、难懂,授课教师感觉学时不够,教学效果不好。
本文从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根据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完善建筑力学课程体系;紧扣建筑学专业培养未来建筑师的培养目标,引入与工程和生活实际结合紧密的实践内容;改变考核方式,探讨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首先,虽然建筑力学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概念提出已经三十多年,但其所涵盖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系统性还有待加强。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建筑力学的教材和针对性的研究远较这三门课程单独的教材和研究数目为少。从力学教师的角度来看,长期教授以上三门主干课的教师会不自觉地强调每门课程各自的理论体系。这一点对于具备深厚力学功底的教师来说毫无问题,但对于初学力学的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将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其次,在高校教学改革按大类招生,压缩基础课程计划学时的大前提下,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力学课程面临学时缩减的压力。以广州大学为例,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力学课程将从2012级起由90学时改为8
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