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咬文嚼字简洁清晰课件.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作者介绍
朱光潜( 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笔名孟实、孟石,先后就读于6所大学。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意义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即过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主题
阅读思考
: “咬文嚼字”指什么?为什么要“咬文嚼字”?怎样做到?目标是什么?
:文章用哪些材料来阐发? 怎样阐发?
:各从什么角度进行论证?这些论述你接受吗?能举出相关例子吗?
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就是调整思想情感,因而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呢?
在《汉语大词典》中它有三个义项: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明确:指过分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联想与否,意蕴不同
想一想:炼字的困难之处在什么地方? 炼字该如何“炼”?
明确:“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苏轼写诗
正面
反面
咬文嚼字
套板反应
点铁成金
生发联想
“套语”“滥调”
滑于流弊
“惟陈言之务去”
“咬文嚼字”指什么?为什么要“咬文嚼字”?怎样做到?目标是什么?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末段)
刻苦自励





谨严
思想情感与语言的精练
与互相吻合
推陈出新
留心玩索

咬文嚼字简洁清晰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381 KB
  • 时间201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