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评价方案
一、评价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模式,贯彻新课标精神,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检验他们美术素质,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创造能力、审美素养、赞美精神。通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 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积极改善课程设计、不断完善教学程序,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特制定下面的美术评价方案供参考。
二、评价目的
1.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动静态相结合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并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与心理情感的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适时改进教学方法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具灵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评价形式
1. 以过程评价方式评价:在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过程中,多进行巡视观看,与学生进行耐心地交流,认真倾听学生对他们作品的解说,了解过程和意图,并肯定他们在创作上的大胆尝试和创新立意。
2. 以评语的方式评价: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口头书面相结合的评语方式进行评价。课堂上的口头评价与在学生习作写上相应的评语相结合。
3. 以综合等级的方式评价:可以是优、良、中、合格等级,也可以是A、B、C、D分级评价。
4. 以自评、互评的方式评价:学生每次作品完成后,将所有的习作分级举行相应的作品展。让学生欣赏、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把他们对作品的评价用文字表述出来。
5. 月检测和学期末检测评价。月检测评价:60%(依据以上的“评价内容”),期末检测:40%(A、B、C、D分级评价)。每月一次“综合评价表”,由学生、兴趣小组、教研组、学校共同评价。
6. 根据各年级各班学生学习、进度情况及学期教学计划,将期末考查内容定为绘画、手工制作评述二项,并结合学生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四、评价内容
1. 观察学生在平时课堂学时课前准备充分,能否愉快地享受创作过程、作业完成的情况、活动参与情况、学生个性的发展等)情况,从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兴趣、学习规律、交流合作、创作思维、作品质量等方面的表现情况,给予课堂总结性评价,以优、良、中、合格等级评定,并登记存档。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完成情况,注重课堂中作业展示和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收集班级优秀的作品和不足的作品,以点和面相结合,作业完成的情况和质量,作业较好地指出不足之处,作业差的提出修改意见。
3. 不论作品完整与否、优与差,学生自己都要主动表达见解意图,积极探究、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设作方法、完成过程。
4. 能否与同学合作、主人翁精神、集体主义意识、互相帮助,创作
美术学科评价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