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石狮-国学教育论文
守门石狮
这些年,人们总是把焦点集中在那些出土的东西上,惊叹着祖先留给我们这样丰富的遗产。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古董”正在被我们使用着,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那些百年建筑,很多房子还作为普通民宅,住着普通人张三李四;又比如一些老厂房、老仓库,还装着机器模具,正有工人在其中忙碌;再比如,那些端坐在某个大门口的石狮子,几十年、近百年地默默注视着过往的人们,人变了,狮子还那样……
石狮子的传说
老天津人,喜欢将从北方来的外地人叫“侉子”,把从广东、福建等地来天津做生意的,称作是“南蛮子”。广东、福建的商人聪明,善于做生意,经营多年后大多积聚了很多财富,旧天津人就认为是“南蛮子”聪明、有眼力,把天津的宝贝“憋”了出来,并且带回了家乡,所以人家“南蛮子”赚钱了,而剩下的天津人就失去了赚钱的机会。这种说法明显带有推卸责任的意味,是当代天津人不足取的心态。咱们话说回来,再讲这段“南蛮子憋宝”的故事。
传说这对狮子是皇帝下旨让御用工人专门为水西庄雕刻的。安放在水西庄那天,正好是文殊菩萨的生日,菩萨从这里经过,一阵风吹起,把盖在母狮子上面的大红绸子吹落了,正好让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看到。于是乎,坐骑狮子记住了这个地方,每当月圆之夜,就到水西庄来找石狮子玩耍。而石狮子一看到坐骑狮子,就会幻化成一头真狮子,陪它到南运河里面戏水。天亮以后,坐骑狮子就变成石狮子的模样,端坐在水西庄的大门口,一起守门。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每个月要在人间玩儿三天,然后就回天庭,等待下一个月圆之日再来玩儿。
南运河边儿的百姓几乎都知道这个传说,人们敬畏神明,也爱惜石狮子,有人半夜在河边看见了狮子在戏水,都赶快闭上眼睛装作没看见。有了神狮的护佑,南运河两岸的百姓生活富裕、丰衣足食。
不久,人们发现胡同里多了个走街串户收旧物的“南蛮子”,日常不值钱的笤帚、水瓢,都让“南蛮子”当作宝贝一样收走了。可是说来也奇怪,这“南蛮子”收走了这些笤帚、水瓢之后,原本富裕的小康家庭就不再那么殷实了,做买卖家的生意也不如原来好了。百姓们私下里面都说,这“南蛮子”眼睛毒,把咱们天津人家里的宝都“憋”走了。
于是,有人提醒,这“南蛮子”别是看上了水西庄的神狮吧。百姓们赶紧自发组织起来,等到月圆之夜要悄悄地“保护”神狮,不能让“南蛮子”憋走。到十五当天神狮下凡的日子,百姓们一连十多天都没看见“南蛮子”走街串巷,又等了两天,神狮依旧安然无恙,负责巡查的百姓还报告说半夜听见了运河边儿狮子戏水的声音,大家稍稍松了口气,觉得“南蛮子”可能去别的地方“憋宝”了。负责守着石狮子的赵二连着两天没睡好,这会儿已经到了第三天,就眯缝着眼睛打了个盹儿。一觉醒来,赵二发现“坏了”,只见公狮子背上被抠掉了一块儿长方形,里面露出黑黑的一个小洞。德高望重的老者一看,便摇头叹气:“完了,这神狮也让‘南蛮子’憋走了。神狮原来藏在石狮子肚子里面,现在背上让人剖开了,神狮见了光,就让‘南蛮子’带走了。”从此,人们再也听不到南运河里狮子戏水的声音,而石狮子守卫的水西庄也渐渐衰败,失去往日繁华。后来,人们找工匠把石狮子背上的这个缺口修补上,但长方形的印迹却怎么也抹不去了。
外国的狮子何以成为中国“镇宅之宝”
我国本没有狮子,狮子进入中国,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
守门石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