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方式改革探析-职业杂志论文
足球教学方式改革探析
文/刘敏
摘要:教育课程改革,重识教育的内涵,改革教学模式,力争与课改目标相辅相成,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既是全面发展,注重的不仅仅是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有体育、美术、音乐等实践课堂的培养。实践课堂的教学也要讲究教学方法的运用,以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乐于学习的目的。本文针对体育教学,探讨足球教学方式的改革问题,希望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 :足球教学方式主体意识改革策略
体育教学是一项专业的实践课堂教学,同学们可以以自身的喜好为基准,通过各种运动项目的学习,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享受体育课堂给学生们带来的乐趣。体育课的足球项目是喜欢人数居多的项目之一,各个学校几乎都开设足球课程,在一些专业体育学校足球更是一门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对足球的踢球技术、比赛战术、团队合作、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锻炼,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一、足球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足球教学内部原因分析,足球教学的学员基础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学生之前受过训练,相对了解足球运动的规矩,有的学生在足球项目上处于空白状态,实践课上总出现乱踢、混踢的局面。学生对足球项目的学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就加大了教学过程的难度。再者,有的学校错误地认识体育教学,不注重学生体育项目的学习,只重点抓专业知识的培养,认为开设体育课会耽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个别学校认为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具有危险性,每周只允许每个班级有一节体育课的学习。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进度慢,使学生不能及时对所学的技术进行实际操练,再加上课堂时间短,教师为了赶进度就会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进而使实践课变成了枯燥的理论学习,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便会极大减弱。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也就随波逐流,并且体育运动的器材和设施建设也就跟不上教学节奏,教学器材短缺成为体育课程项目学习的致命要害。以上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阻碍着足球课程教学的发展。
目前,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通病,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不完善,教学目标不确定,对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了巨大影响。首先,教师对体育课堂的认识不够,为了完成设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实践过程,对体育课堂的操控不够。教师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研究,导致教学方法单调无味。就学生而言,有的学生不喜欢足球运动,就会在足球课堂上散漫不积极。由于足球项目是集体项目,参与的成员中有的表现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使积极参与的同学觉得扫兴。由于足球课程不影响升学考试,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又没有专门的处罚制度,这就使学生们对足球教学不重视,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学习。
二、足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新课标下总结出一套可行的足球教学法,对于体育专业学校足球竞技的贡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足球教学改革既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可以促进我国足球事业的进步。足球运动是大众人群中普遍喜欢的体育项目,足球教育领域也迫切需要改革。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举办的“校园足球发展计划”研讨会,强调足球教育的对象小到幼儿,大到任何感兴趣的老年人。在校园足球教育建设中要以普及爱好为基础,以培养兴趣为条件,以掌握体育技能为基准,以促进身心发展为目的。
实
足球教学方式改革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