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阳三叠.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阳三叠-国学教育论文
重阳三叠
□文/ 曹雅欣
如果说,初春的清明节,是通过对故人的追忆、对往昔的悼念,绽放新一轮的勃勃生机、吹起新一度的无限希望,那么,走入晚秋的重阳节,就是通过一季热力与一年活力的最后释放,关注起年华的晚景、生命的岁暮。
◎菊花节,从青涩走向成熟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正处于农历的“菊月”,此时菊花盛放,黄金满城,于是在重阳日聚会赏菊,自古就成为习俗,重阳节就此又被称作“菊花节”。
赏菊花,饮菊花酒,赋菊花诗,既是平民化的热闹,又是文人化的风雅。簪菊亦是风尚,插茱萸和簪菊花都是重阳节的惯例,能驱虫豸、去湿寒、逐风邪、治寒热,所以此时的人们泛萸簪菊、家家争插,杜牧就如实地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而这个遗风也深深影响着当代社会,如今我们还能听到有那著名的民谣在唱“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菊花风姿,香飘到今。
菊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因为它从不人云亦云地与群芳争艳,它拥有一种走过了春的娇嫩、夏的明媚,驶入到秋的淡远,方知淡极花更艳的成熟,它有自己的格调。成熟,是低调中流露出的自信,是凄凉里坚持住的风骨,是孤独时抚慰人的温暖,是“此花开后更无花”,以不争之争的心态,成就了笑到最后的圆满。所以在“菊花节”,人们通过与菊花的亲近,感受到的是青涩走过、成熟方始的生命阶段。
◎登高节,从故地走向远方
重阳节也称“登高节”,与“踏春”相对,全家要出门“踏秋”,登高而免灾避祸。瘟魔祸患的灾异源于神话传说,不足为信,但登高而畅秋志,确实令人与天地相亲,神清气爽。连帝王也不免此俗,北京紫禁城御花园中建有一座堆秀山,就是重阳节皇帝与后妃登高望远、饮酒联诗的假山,是可以俯瞰整个御花园的制高点。
登高望远,时望前景,时望故土。“莫道不消魂”,古代大量的文人都在此情此景里格外伤情———因为客流异乡而故土难回,因为漂泊日久而思念故知,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从而,在全族出游的节日里,对于这些身怀抱负而仕途艰辛的远游者,亲友登高映衬着“遍插茱萸少一人”,入境随俗重复着“每岁登高在异乡”,高阁楼台沦落为“九月九日望乡台”,悲秋作客寥落为“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原意是要畅怀,结果却惹伤怀。
因为他们望的,不仅是故乡,更是来时路的艰难、同道者的寥落,所以才这样感时伤身。他们望的,不仅是远方,更是前路的未知、任重而道远的弘毅,所以才忧心忡忡。重阳节处在一年的末梢,正得以让人站在高处,梳理往昔的或得或失,规划未来的且行且进。
所以那些文人们再留恋家乡也不会轻易返身回到起点,他们在孤独不胜寒的高处,一次次地看懂了秋高气爽、捱过了落木萧萧,一年年地看清了自己、坚定了心志。寂寥过后,登高而招,书写起秋日更胜春朝的碧霄排云上、天高任鸟飞。
◎老年节,从热烈走向安顿
2012 年6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规定每年重阳节为“老年节”。按照儒家阴阳观来看,六阴九阳,“六”代表阴数,“九”代表阳数,九月初九,重九之日便为重阳。而“九九”的谐音又是“久久”,取其长久之意,因而在这一天,祭祖与敬老便成为极其重要的活动,祝愿老者长久长寿。
在传统节日里,大多数日子都是激发活力、鼓励激进的热闹寓意,比如正月十五“闹”元宵,

重阳三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luyuw9
  • 文件大小152 KB
  • 时间2017-12-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