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震,应对地震(简).ppt啥是地震呢?
①
地震就是人们常说的地动,是地壳剧变引起的地面运动。它像台风、暴雨、洪水、火山喷发、海啸、霜冻一样,是经常发生的灾害性自然现象。
地震——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它的活动规律。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活动规律
由于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因而造成了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做缓慢运动,在这些巨大力量的长期作用下,有些岩石会发生倾斜、变形,当地球内部的能量积累到足够大时,一些本身比较脆弱或有些轻微裂隙的岩层就会在这种力量下产生剧烈的震动,这样地震就发生了。
一般来说,地壳内部积累的能量越多,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大,地震的震级也就越大,造成地面的破坏程度也就越严重。
了解了这么多之后,让我们来给
地震做一个科学的解释吧!
地震:科学的解释就是指因地球
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
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震产生过程图解
地震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震源是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震源深度是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面的距离。
: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是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到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按照震级的大小,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
中强震——、小于6级;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横波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地震灾害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状态或社会正常秩序从而导致的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如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有毒容器破坏后毒气、毒液或放射性物质等泄漏造成的灾害等。
地震引发的火灾
认识地震,应对地震(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