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暴露后处置-余杭[精选PPT].ppt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黄仁杰
狂犬病致病机理
分散到各器官组织、尤其唾液腺、舌味蕾、嗅神经、眼角膜
主要通过唾液排出病毒
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
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
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
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
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
2
暴露后处置,越早越好!(暴露后处置原则一)
感染(被动物致伤)
与外周神经结合
病毒开始在伤口局部复制繁殖
症状出现
病毒开始向中枢神经系统移动
死亡几乎不可避免
潜伏期
感染
前驱症状
临床症状
昏迷和死亡


在侵入神经系统前及早采取措施
侵入神经系统后没有任何有效手段阻止病程发展
3
宁补勿缺!(暴露后处置原则二)
狂犬病暴露
暴露:被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唾液或者组织。
只有伤口、粘膜接触到狂犬病毒才是真正狂犬病暴露
判断真正暴露是困难的?
——临床上难以快速准确的判断伤人动物是否排泄狂犬病毒
——简单判断(可靠程度低)
动物的健康状态,受激惹攻击还是未受激惹攻击等
——绝对标准(取样难度大,检测时间久且难以实现)
取动物的脑组织进行狂犬病毒检测
狂犬病暴露处置基本思路——预防
4
暴露于疯动物后的感染率
人对狂犬病毒没有自然免疫力,无隐性感染者。
人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后狂犬病的发生率为30-70%
头面部多处咬伤:50-80%
手指手掌手臂多处咬伤:15-40%
一般情况:10%以下
为什么不是100%?
差异的原因?
5
暴露后处置目的
最大限度清除污染在伤口内的狂犬病毒——外力
规范的伤口处理
尽快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足够滴度的狂犬病抗体) ——内力
正确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按期、全程、接种合格疫苗
7
伤口处理:降低伤口内病毒含量
尽可能多地清除局部感染的病毒,大大降低暴露者感染的风险
物理方法清除病毒颗粒: 水流冲洗的机械力量→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肥皂或其他弱咸性洗涤剂冲洗伤口(清除大量含病毒油脂坏死脂肪/不能杀灭病毒)
化学作用灭活剩余的病毒:选用具有杀灭病毒功能的医用制剂
8
冲、洗反复交替——至少15分钟(实际操作难以做到)
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
用20%(如何配制?)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
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然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清洁剂。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消毒
9
充分认识伤口处理的重要性
正确的伤口冲洗可减少50%以上的发病率
关于伤口处理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欧洲最早记载的狂犬病发生于公元900年的法国里昂:一头熊发狂后,一次咬伤了20人,然后逃到一条小河的对岸。被咬的人当中有14人游过小河追杀熊,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伤口中的病毒,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去追杀熊(因而也未清洗伤口)的6人后来都死于狂犬病。
10

暴露后处置-余杭[精选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yinyzha
  • 文件大小8.25 MB
  • 时间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