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
为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特制定2003年至201X年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和2001年至201X年十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县域特色农业为重点,以应用推广农业科技为手段,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结合实施“一退双还”战略,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基本思路
1、积极退耕还林种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围绕市场需求和农民增收目标,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推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3、大力推广“名、优、特、新”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
4、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发展深加工、精包装,争创和提升特色产业品牌。
5、强化市场信息预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品牌化销售,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 2003年至201X年种植业结构调整任务、目标
(一)主要任务
1、结合“一退双还”工程实施,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县现有总耕地面积179.5万亩,(原总耕地19
5.5万亩,已退耕16万亩)到2006年,全县退耕将达到100万亩。在退耕地中,种植牧草68万亩,造林32万亩。
2、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到2006年,全县退耕100万亩后,可耕地面积为9
5.5万亩,全县农业人口人均3亩。在退耕后全县总耕地减少一半的情况下,既要在国家补助停止后依靠自身解决吃饭问题,又要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尽快实现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作物,进一步培强壮大具有县域特色的支柱产业。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是:9
5.5万亩耕地中,其中种植蔬菜20万亩、豆类10万亩、甜菜15万亩、马铃薯30万亩、油料10万亩,莜麦10.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8%。
3、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
(1) 蔬菜:继续按照“重市场、重效益、重时差、错播期”的原则和“压粗菜、扩细菜、种特菜”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
XX县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