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讲实践、唯物、辩证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讲实践、唯物、辩证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ppt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方法
第一步,先找出一对范畴(概念),它们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步,各自对每一个概念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包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者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的是“有什么”的问题)
第三步,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看二者的关系
第四步,这种关系或原理有何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图示:









思维和存在何者
是第一性的问题
即谁是世界的本原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
认识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
不可知论
可知论
唯心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与
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主张社会
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
主张社会
意识决定
社会存在
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 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本质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物质世界的主观
映象
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东汉人王符说:“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本草纲目》第43卷,龙条)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的观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
实践:感性的活动,或者是对象性的活动。
感性指的是受动性,是指在人之外存在一个对象,对人的活动进行限制。即人的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和人本身条件的限制。
活动指的是能动性,是指人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突破或超越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和人本身条件等对人的限制。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历史既是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创造过程。二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历史是人的自觉的客观活动过程。
人是受动者和能动者的统一,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第二讲实践、唯物、辩证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2629196
  • 文件大小3.36 MB
  • 时间201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