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聚焦考点☆巩固基础
一、张骞出使西域: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 张骞出使西域
(1)目的: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2)简单经过: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 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意义:促进了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4)汉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一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一西亚一欧洲。
2. 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向世界昭示着一种对外开放的精神。
三、启示: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对外开放的体现,我们今天还需发挥丝绸之路的作用,促进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
【知识拓展】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它在长途贸易推动大型城镇和城市发展、水利管理系统支撑交通贸易等方面是一个出色的范例;它与张骞出使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拜火教、祆教等宗教和城市规划思想等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
今年三国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项目,全长5000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部分。它从西安出发,到中亚的七河地区为止,项目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我国有22个遗产点,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等,分布在我国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次申报的丝绸之路段落在丝绸之路交通与交流体系中具有突出的特点,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兴盛于公元6至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分布于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图解】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丝绸之路的路线
【例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受到极大关注。下列地点与古代丝绸之路无关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大致为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再到西亚,最后到达欧洲。因此它与沈阳无关。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点睛】此题属于难度较大的识记型选择题,在准确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古今地名的联系,可准确作答
。
【举一反三】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2014年的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应处于此“经济带”的是(
2017年度中考历史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2丝绸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