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计算机网络结课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计算机网络基础
结业论文
题目: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
专业班级:电气学院电气08-2
学号:3**********
姓名:吴鸣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
摘要:
本门课程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重点讲解了计算机各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和相关协议。
通过本课程,我们系统的学习了TCP/IP的五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互连层、运输层、应用层。而且,我们也较为深入学习了每一层的相关协议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发展,网络的层次结构及相关协议有了个大致的基本了解,并且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正文:
网络概述
: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的研究与应用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技术的广泛应用

分组交换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分组交换的特征是基于标记的。分组交换网由若干个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当某段链路的通信量太大或中断时,结点交换机中运行的路由选择协议能自动找到其他路径转发分组。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的实质上是采用了在数据通信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的策略。

ISO/OIS参考模型: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运输层、网络互连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参考模型: IEEE 802参考模型
物理层
物理层位于 OSI参与模型的最低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信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物理层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的和规和程性的特性。其作用是确保比特流能在物理信道上传输。
相关协议举例:
EIA RS-232C接口标准
EIA RS-449及RS-422与RS-423接口标准
EIA RS-449及RS-422与RS-423接口标准
传输介质举例: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等。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机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的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它们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将这种数据块称为帧,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之与接收方相匹配;在两个网路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链路管理功能:
链路管理功能主要用于面向连接的服务。在链路两端的节点要进行通信前,必须首先确认对方已处于就绪状态,并交换一些必要的信息以对帧序号初始化,然后才能建立连接。在传输过程中则要维持该连接。如果出现差错,需要重新初始化,重新自动建立连接。传输完毕后则要释放连接。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就称做链路管理。

计算机网络结课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ouhui915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17-1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