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心为形役……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三仕三隐,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代表作品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
作者简介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huì
hè
zhǎng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思考:“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么?
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交代了劳动的,以及。
地点
劳动的收获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前1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带月荷锄归”一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图”。优美的月色描写表现出作者,
反而。
艰辛
月下归耕
不以为苦
享受这劳作的乐趣
内容点析
精彩赏析
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并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诗四首》课件1.ppt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