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微波通信实验指导书.doc微波技术与天线
实验指导书
邱银安编写
杨伟丰审核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08年3月
实验一、微波电视信号发送和接收
一、实验类型
综合型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射频前端发射器的基本结构与主要设计参数.
2、掌握微波电视信号发送和接收的的基本原理.
三、预习要求
1、预习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功率放大器的原理的理论知识.
2、预习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的原理的理论知识.
四、实验基本原理
,它将现场摄得的电视视频,音频信号以微波方式传送到,-FM,图像采用FM,伴音信号首先调制到5-7 MHz伴音副载波上,视频信号经过预加重、放大后和伴音信号混合加到射频调制器上,-.
接受部分采用二次变频方式,LNB实现第一次降频,-~1450MHz中频信号,接收机将第一中频信号降为第二中频信号,然后经放大、鉴频,输出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后输出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低噪声场放
一混频器
宽带前中
本振
3650MHz
宽带一中
电调谐
镜频滤波器
二混频器
二中滤波放大
视频
解调器
伴音
解调器
宽带电调
二本振
自天线来
~
电缆
图1-1微波电视接收机系统与接收机原理框图
实验方框图如下:
图1-3微波数字信号传输系统方框图
数字信号发生器
基带路器
微波调制器
微波接收天线
微波
高频头
微波
接收机
微波发
射天线
示波
器
器器
图1-2微波电视传输系统方框图
视频信号
摄像头
视音频
合路器
微波发射机
微波接收天线
微波
高频头
微波
接收机
微波发
射天线
图像
监视器
五、实验仪器与设备
项次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微波发射机
1套
2
微波收发天线
1组
3
微波高频头
1条
4
50Ω BNC及1MΩ BNC 连接线
4条
DC-1
5
微波接收机
1套
六、实验内容与步骤
1、如图所示,接好视频信号发生器和微波调制器的发射支路,如有可能测量微波发射频谱特性.
2、将接收支路连接好,将监视器设置在AV状态,在图像监视器上应能看到较大的调频雪花噪声颗粒
.
3、对接受机进行调谐,选择频道,首先调出图像信号,然后对伴音信号进行调谐,是伴音信号清晰悦耳.
七、注意事项
1、先接线,检查无误,再通电,减少辐射;
2、实验完毕,请老师检查方可离开.
八、实验报告要求
1、要写好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2、要用钢笔直尺画图
3、要有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二微波发射特性测试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
二、实验目的与任务
1、了解微波收、发系统电路组成,射频前端发射器的基本结构与主要设计参数.
2、利用实验模块的实际测量了解射频前端发射器的特性.
三、预习要求
1、预习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和功率放大器的原理的理论知识.
2、预习振荡器、天线、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
四、实验基本原理
微波电视传输系统是一套短距离、点对点的微波电视发送和接收系统,它将现场摄得的电视视频、音频信号以微波方式传送,再向电视中心站或有线电视站发送.
伴音采用FM-FM,图像采用FM,伴音信号首先调制到5-7 MHz伴音副载波上,视频信号经过预加重、放大后和伴音信号混合加到射频调制器上,-.
接受部分采用二次变频方式,LNB实现第一次降频,-~1450MHz中频信号,接收机将第一中频信号降为第二中频信号,然后经放大、鉴频,:
1. ;
2. 传输距离优于4km;(开阔无阻挡)
3. 工作频率S波段(-),频率点可由用户选定;
4. 发射机输出功率≥100mW;
5. 频率稳定度:5×;
7. 视频输入/输出电平:1V(75Ω);
:FM
9. 音频输入/输出电平:(p-p) (600Ω不平衡);
:FM-FM
:27MHz
12. 微分增益:≤±3%;
13. 微分相位:≤±2°;
14. 工作电源:
发射机:+12V一体化电池可充电电池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
实验方框图如下:
图像
监视器
微
通信微波通信实验指导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