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职业病
防治职业病,幸福千万家
4月25日至5月1日
2
3
4
5
1
2
职业病的定义
我国职业病法立法背景及过程
新职业病法的内容概况
职业病的分类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6
7
制药行业职业病的防护措施
职业病的案例
一、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我国职业病法立法背景及过程
4
中国医药集团
立法背景:
:人类即将告别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导致公害病和职业病的工业革命时代,迈向保护环境、保障安全、改善生命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1984年,联合国在《全球人权宣言》中宣布:所有的人享有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的权利。
1994年,WTO提出“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保健”的宣言。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改革开放后,职业病进入了高发期,成为危害劳动者健康的严重社会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尘肺发病最多的国家,现有40万尘肺病人,另有60余万可疑尘肺病人,且呈上长趋势。
: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的国际挑战。
WTO技术壁垒协定规定:“国家有限干预的方面是涉及国家安全、健康、环保及防止欺诈行为等。
立法过程: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职业病危害问题日益突出。
90年代:每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制定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职业病防治法》草案,并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2012是职业病防治法实施10周年)
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并实施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立法宗旨
着重修改三方面内容:
。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七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职业病防治法课件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