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很强的概念技能为管理者识别问题的存在,拟定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挑选最好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提供了方便】
4 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未来组织较长时间(通常为五年以上)设立整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5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远景和使命陈述回答的”我们想成为什么和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远景包括三点:1、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2、10-30年的宏伟大胆冒险的目标3、对达成目标后的描述。
6管理幅度. 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
7职能部门化: 是根据业务活动的相似性来设立管理部门. 普遍,传统的组织形式根据开发,生产,营销以及财务等职能对组织结构进行划分.
8产品部门化: 根据产品的特点来设立管理部门.
9区域部门化: 就是根据地理因素来设立管理部门,把不同地区的经营业务和职责划分给不同部门的经理.
10人员配备:为每个岗位配备适当的人员.
11内部提升是指组织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的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
12非正式组织:指伴随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主要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 存在必然要对正式组织的活动及效率产生影响的组织形式。
13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
14非预算控制主要有比率分析,.
15决策:
.决策的定义。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可理解为:(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简答题:
: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是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合起来指定共同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的贡献的准则;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过程: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作用;3,执行目标;4,成果评价;5,实行奖惩;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
,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障碍: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
有效沟通的障碍 P548
(一)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两类:1接受的有选择性 2:沟通技巧的差异
(二)人际因素
人际因素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的可靠程度和表达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取决于4个因素:诚实,能力,热情,客观。
(三)结构因素
——主要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四个方面
(四)技术因素
——主要包括: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
克服方法:1,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2,要学会“听”;3,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5,建立特别委员会,定期加强上下级的沟通;6,职工代表大会;7,非管理工作;8,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是社会组织中,为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
管理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几种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
权利至上的伦理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公平原则的伦理观--要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
综合社会契约的伦理观--要求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
管理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