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课时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自然灾害:
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形成条件:
①是自然事件(自然属性)
②造成一定损失(社会属性)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是自然灾害,既是自然事件,还造成人员死亡。
自然灾害的
主要特征
潜在性
复杂性
周期性
群发性
突发性
多因性
3、自然灾害的特征
实例l、。
实例2、夏秋季节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南美洲西海岸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
实例3、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思考:以下实例体现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征:
实例l——突发性
实例2——周期性
实例3——群发性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1、自然灾害的类型
气象灾害:旱、涝灾害、寒潮、台风、风沙等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
生物灾害:蝗灾、鼠灾、生物入侵等
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赤潮等
地
震
洪
涝
干旱
风暴潮
火山爆发
滑坡
泥石流
(10亿)
120
80
40
0
100
60
20
(美元)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00·1995)
2、中国的自然灾害
特点
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威胁大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频繁;
山区面积广大,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多发
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经济活动普遍存在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阅读教材(p108-110),思考并讨论:
?
?
?
洪水:特大地表径流溢出河道,泛滥成灾
雨涝:长期大雨造成低洼地积水成灾
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东部季风区)
(从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考虑)
注意观察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北方
南方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旱涝灾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