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个体化健康教育——高血压病防治手册.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黎镇公共卫生服务部
高血压病防治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岁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药物过敏史: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不可自行换药、减药或停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血压病后果严重,但并非不能控制,只要严格按医嘱,就能把血压控制在理想的范围。祝您早日康复!

卫生院健康热线:0
村医: 电话:

什么叫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血压达到多少才算高血压病?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 — 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
140—159
90 — 99
2级高血压
160—179
100 — 109
3级高血压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三、高血压病的病因是什么?
1、遗传和基因因素
双亲是否患高血压
双亲无高血压
双亲一方有高血压
双亲均有高血压
发病几率
3%
28%
46%
2、环境因素
(1)胎儿营养不良导致出生时体重偏低(<3公斤),即使产后增加喂养,也不能改变其8岁时的血压水平,提示已经出现持久性的疾病标志;
(2)体重超重
中均体重指数(BMI)= 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
中年男性:21 ~ 中年女性:21 ~ 25
BMI每增加1,高血压发生危险5年内增加9%
(3)饮酒
持续饮酒者较之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增加40%
(4)钠盐摄入过量
钠盐摄入量与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病患病率密切相关。我国食盐量每人每天北方约为12-18克,南方约为7-8克。食盐量越大,血压越高。
高血压病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
高血压本身并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主要是其病理改变和合并症给人体带来巨大危害。
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的病变和左心室的肥厚(左心室肥厚是严重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脏:左心室肥厚和冠脉粥样硬化,病情进展还可发生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
脑:脑小动脉尤其颅底动脉环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可造成脑缺血和脑血管意外,颈动脉的粥样硬化亦可导致同样后果。近半数高血压患者脑内小动脉有许多微小血管瘤,这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原因。
肾:肾动脉的粥样硬化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导致肾萎缩、肾功能减退,严重者引起肾衰竭。
其他:视力减退等。
高血压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有的患者起病隐袭,症状缺如或不明显,仅在体检或其他疾病就医时才被发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后颈部疼痛、后枕部或颞部搏动感,还有的表现为神经症症状如失眠、健忘、记忆力不集中、耳鸣、情绪易波动、发怒以及神经质等。
病程后期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或有合并症时,出现相应的症状。
近期发现血压偏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坚持每天至少一次测量血压并记录血压值。
学习高血压病的有关常识。
高血压初期血压呈波动性,血压可暂时性升高,但仍可自行下降和恢复正常。血压升高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焦虑及体力活动有关,休息或去除诱因血压便下降。所以,刚发现自己血压轻度升高,并不一定要马上服药,而应争取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使血压恢复正常。
针对高血压病而言,我们所提倡的良好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戒酒、减轻和控制体重、合理膳食(低盐、低脂肪、富钾)、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和乐观情绪等。
如何选择抗高血压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种类和品种很多,需要医生根据每一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这是相当专业的,一般患者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应该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抗高血压单药治疗使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比率不到50%,大多数患者还需要联合用药(两种或以上药物同时使用),联合用药可减少单药剂量,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单药治疗如效果欠佳,只能加大剂量,这就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且有的药物随剂量增加,不良反应增大的危险性超过了降压作用增加的效益,亦即药物的危险/效益比转向不利的一面。联合用药可避免此种两难局面,可使不同的药物取长补短,有可能减轻或抵消某些不良反应。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已公认为较好且合理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病是否需要终身服药?
高血压病须长期坚持服药,是否需要终身服药因人而异,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血压达到长期稳定,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药,直至服用最小用药量,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停药,但仍需定期测血压。
高血压病患者是否需要定期体检?如果

个体化健康教育——高血压病防治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anyou1106
  • 文件大小320 KB
  • 时间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