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曹操
目录:
一、曹操其人
1、生平
2、贡献
3、名声
4、诗歌与特色
5、历史评价
目录:
二、建安文学 1、特色 2、时代特征 3、艺术风格 4、建安风骨 5、影响
三、《短歌行》
1、诗句分析
2、主题
3、艺术风格
4、后人评价
5、课后思考
一、曹操其人
1、生平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
他出生于宦官家庭,其父为桓帝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早年以孝廉为郎,任洛阳北部尉、后迁顿丘令。公元184年,镇压黄巾起义。公元192年,编黄巾军为“青州兵”,成为他此后逐鹿中原的资本。建安元年,迎献帝,自为司空,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韩遂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成为实际的北方最高统治者。
。
公元208年任丞相。同年赤壁之战,败于孙权、刘备联军,形成魏蜀吴三权鼎立的局面。晚年进位为魏公、魏王,积极做统一全国的准备,可惜生前未完成。建安二十五年病逝于洛阳。同年其子曹丕篡汉建魏称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曹操雄才大略,多才多艺。他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所建树,在文学上也贡献尤多,在他周围网罗一批邺下文人,他本人能诗能文,今存诗20余首。
3、曹操的名声:
曹操其人,当世及后代,屡遭物议。由于他“赘阉遗丑”的家庭出身,由于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由于他“性不信天命之事”,由于他“乱世之奸雄”的社会舆论,由于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处世态度,无一不成为他备受诽谤攻击的口实。特别是宋元以来的小说戏曲,对其残忍奸诈的一面夸大渲染,白脸曹操已成为人们对他的根本印象。
徐公持在《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中叙述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曹魏国祚短促,历史上机运不长的朝代的君主,大凡都要受到后世的攻击。二是非议曹操最烈的是在南宋之后,当时全国处于南北对峙状态,而“正统”的汉族政权僻处江左,北方中原是异族政权,于是三国时居于北方的曹魏就被比拟为篡逆政权了,这是封建的正统观念在起作用。三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尊刘反曹”思想贯穿全书。
曹操《短歌行》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