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目的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947年至1949年
1965年至1966年
1971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肢解巴基斯坦
印度占领克什米尔60%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40%领土
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二、三次印巴战争
『学思之窗教材128』:结合课文想一想,造成印巴之间长期对立和战争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印巴冲突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
“分而治之”政策起到的挑拨作用
原因:
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启示:
、不同宗教信仰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
,要遵循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
,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
两伊战争
①领土(石油)争端(最主要):
阿拉伯河河界的划定
②宗教和民族矛盾:
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
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什叶派:推崇和信奉宗教领袖
逊尼派:愿意服从政府
③库尔德人问题:
两国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④地区霸权政策:
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⑤大国力量介入:
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美苏等大国插手,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萨达姆
萨达姆1937年4月28日出生于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
寒,新生命的降临并没有给家人带来欢乐。
当萨达姆还在娘胎里时,他的父亲和哥哥就意外去世。在美国广播公司网站2003年刊登的一篇名为《并非疯子》的文章中,一位昔日邻居声称,萨达姆的母亲因此深受打击,一度寻死觅活,甚至动过堕胎的念头。
萨达姆
前中央情报局心理分析家波斯特在《并非疯子》的文章中说,萨达姆3岁那年,母亲改嫁,由于不堪忍受继父的虐待,萨达姆8岁偷跑回叔父家,并在叔父的资助下接受了教育。那段经历使得倔强的萨达姆从小就形成了一个习惯:从不向强权屈服。
年少的萨达姆也曾萌生过参军的念头,可惜在考著名的巴格达军事学院时落选。没想到,这反倒成就了他的政治生涯。
中学《两伊战争》校本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