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与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
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式一片大好,
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
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
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
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
国共合作的背景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中共的发展陷入低潮。
1、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共两党齐心掀起大革命。
2、中国共产党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接受马林的建议,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并改组国民党
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民权主义:建立民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
(1)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斗争要求
(2)民权主义:强调民所共有”,即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
(3)民生主义:“中国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历史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崭新的一步
意义
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之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为了更好的统一党内军事力量,整编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又称“第一次大革命”。
是1924年至1927年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
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背景
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提出“对内当打倒一切帝国主义之工具,首为军阀”的口号。2月的北京,中国共产党召开特别会议,提出进行北伐推翻军阀的政治主张。
目标就是以帝国主义所支持的吴佩孚,
张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
意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象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把我们象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是指什么历史事实?
中共是如何孵出小鸡来的?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6
( 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
新民族主义时期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