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词鉴赏表达技巧.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抒情
议论
叙述
★描写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白描
: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抒情主题是作者自己。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尾联是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也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借助于景、史、物来表达的。抒情的主题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他物。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借古讽今
托物言情
融情于景
触景生情
借助于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借景抒情的手法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触景生情: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情感的抒情方式。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这首诗歌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时所作。运用了触景生情的手法,诗人无聊而望,却见到如家乡般的景色,引发诗人思乡之情。触景生情手法的运用使诗人感情的抒发显得更为含蓄隽永。
寓情于景:这类诗歌往往只有景物,没有情语,情完全融于景中。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四句诗句句写景,处处与自己的处境暗合,而又激起自己感情的微澜:与不被人重视的幽草同病相怜,与树上的黄鹂一样哀叹,黄昏时刻急雨带来春汛,猛然掀起诗人心底狂波,眼前在骤雨拍打之下的自横之舟是引起诗人情感的共鸣。全诗不着痕迹地表达了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的情怀。
借古讽今:诗人借助于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诗人情感的手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词中用了孙权的典故,一是仰慕孙权,希望自己也能像孙权那样建立丰功伟业;二是感叹时局,再也找不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了,三是讽喻当权者没有像孙权那样的才识和气魄。
托物言情: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和咏怀合二为一。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本诗运用了托物言情的手法,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并表达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
:
陌上桑(节选)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诗中直接描写罗敷的衣着打扮如何美,又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见到罗敷后的痴态,间接写她的美,这样正侧面描写结合,写出了罗敷的美丽非凡。

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1.49 MB
  • 时间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