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
1 概述 2
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概念的剖析 2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3
3
5
6
6
4 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7
储层对比 7
储层分布预测 7
5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1 概述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由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ross教授(1988)带领的研究组所提出,它以野外露头、钻井岩芯、测井和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资料为基础,根据地层的过程响应沉积动力学原理,通过精细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技术将钻井的一维信息转变为三维地层叠置关系,从而建立区域、油田乃至油藏等不同规模层次的储层、隔(夹)层及烃源岩层的成因地层对比格架。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核心为:在基准面变化过程中,由于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供给量比值(A/S)的变化,在相同的沉积体系域或相域中发生沉积物的体积分配作用,导致沉积物的保存程度、地层堆积样式、相序、相类型以及岩石结构和相组合类型发生变化。基本理论包括基准面原理、体积划分原理、相分异原理和旋回等时对比法则。其理论的关键点是基准面变化控制了层序地层的发育。
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概念的剖析
由于“层序地层学”概念诞生于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概念诞生于后,在“层序地层学”概念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人认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一词的核心是“层序地层学”。其实不然,只要深刻地理解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方法体系构成,不难得出,它与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是有质的差异的,二者之间无论是在概念、理论体系构成上,抑或是在方法体系构成上都有不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虽然借鉴了经典层序地层学的某些思想,但它不是对经典的层序地层学的一种简单升级,而是质的革新,具有一套完全独立于经典层序地层学的、不但适用于海相地层而且适用于陆相地层的理论方法体系,它摆脱了经典层序地层学关于海平面变化控制层序形成这一思想对陆相层序地层研究的束缚,通过对基准面旋回的不同层次性分析,实现不同级次的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从而构建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从实践中也可以发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从理论到方法,无一不是围绕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做文章,而不是“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是它所研究的全部内涵。可见,作为一种学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首先是一种“学”,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之“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是这种“学”的本质内涵。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一门以露头、测井、岩心和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反射资料为基础,精细地划分地层层序、进行层序对比,从而建立高精度的区域、油田乃至油藏级别的地层对比格架,最终实现在成因地层格架内评价和预测生、储、盖层的一项理论和技术。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具有四大基本原理,即基准面变化原理、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相分异原理和物质守恒原理。
这四个原理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基准面原理是最重要的,由基准面的变化(即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的比值的变化)产生了体积分配和相分异原理。体积分配原理又可看成是相分异的第一种类型(单个相属性改变)的控制因素,若将第二种相分异类型(地貌要素的保存程度)视为短期旋回内体积分配的结果,则相分异都是由体积分配作用引起的。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36365664
  • 文件大小166 KB
  • 时间2017-1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