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9银行挤兑银行监管存款保险.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商业银行(二)
派生存款与货币创造
银行挤兑
银行监管
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挤兑
什么是银行挤兑?
—银行挤兑很多存款人在短时间内都要从一家银行取出他们的存款;
—由于银行的流动性资产的价值一般小于其未偿还存款的价值,挤兑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耗尽银行的流动资产,使之前看似健康的银行失去清偿力走向破产;
—当一系列银行出现挤兑时,就发生银行恐慌(bank panic)甚至银行业危机;
—银行挤兑发生的根源在于:银行内在的不稳定性;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挤兑:英国北岩银行
银行挤兑:北岩银行
—北岩银行为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银行,%;
—通过吸引存款、同业拆借、抵押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融资,把短期借款放到长期的按揭贷款当中,并投资于欧洲之外的债券市场
—美国发生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导致各商业银行普遍“惜贷”,信贷市场出现短期流动性不足,
—英国政府9月14日准许英格兰银行对出现短期融资困难的北岩银行提供资金支持。消息传出后,人们纷纷涌向该银行提款。仅14日当天,北岩银行就有约10亿英镑(约合20亿美元)的存款被储户提走。
中国90年代的几次银行挤兑
1、海南发展银行:1995年8月成立,1997年12月和1998年3月两度出现挤兑,1998年8月关闭。
2、郑州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出现大面积挤兑。
3、威海市商业银行1998年2月大规模挤兑。
4、1999年7月汕头市商业银行发生全面挤兑。
银行挤兑
一、银行内在的不稳定性
1、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不匹配,是其内在不稳定性的根源
—银行主要的业务是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
—各类存款实际上可随时支取,存款人与银行的存款合约对存款人是软约束;
—银行与借款人的合约对银行是硬约束,没有极特殊理由,银行不能提前收回贷款,又没有贷款二级市场;
—银行面临流动性困难时不得不低价出售资产;
—资产与负债的期限进而流动性不对称可能使银行产生流动性危机。
银行挤兑
2、高负债比率和低资本资产比率加剧其内在内在不稳定性
3、银行业经营面临的多种风险,是引发其内在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包括:
—信用风险:借款人无力或不愿偿还贷款,造成贷款损失;
—流动性风险:银行对存款人提取存款的支付能力不足
—利率风险:利率变动导致利差变化影响筹资成本和信贷资产收益;
—汇率风险:汇率变动影响银行的国际资金筹集和国际性资产收益;
—操作风险:银行内部人员操作、技术系统等因素的问题造成银行经济损失的风险。
银行挤兑
二、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银行是存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融资中介;
—银行既无法准确预测存款人的提款时间与支取金额,又无法准确准确预测借款人需要贷款的金额和时间;
—存款人无法准确了解银行资产的营运质量,难以区分健康、有清偿力的银行与不健康、有清偿力风险的银行;
—如果存款人察觉到一家银行资产质量下降、风险过大,就会尽快提取存款,形成对一家银行的挤兑;
—一家银行出现问题引起挤兑,可能造成集体恐慌、对类似银行的挤兑甚至大规模银行挤兑,形成银行业危机,公众失去对银行体系的信任;
—如没有最后贷款人干预,银行会被迫清理非流动资产应付资金提取,遭受巨大资产损失,可能出现银行体系储备干涸;
—货币信用供应多倍紧缩,代价巨大。
银行挤兑
三、银行挤兑的传染效应
单个银行的挤兑会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其他银行,具有传染效应,可能造成银行业的系统性危机。
1、基于信息的挤兑传染
—某一银行失败,意味着有类似资产的其他银行也可能失败,该信息会引起存款人和其它债权人对其它银行挤兑;
—某一银行陷入困境时,如央行是否干预救助不明确,可能触发对其他银行的挤兑。
2、失败银行通过证券市场的影响可能引起其他银行的挤兑
考夫曼(Kaufman)的研究表明:
—银行业股票的收益率相关性大于其他行业;
—某一银行失败引起类似银行、同区域银行股票收益大幅度异常下降;
—股价大幅下挫使市场对银行产生不良预期,从而产生大规模挤兑现象。

9银行挤兑银行监管存款保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19720107
  • 文件大小255 KB
  • 时间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