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
P7“绿色追寻母校足迹”分隔页
你如光绿色间隙阳光满路
追呀追呀脚踩泥土脚下生风
一步一步终于追上了你的足迹
P8乘客须知
亲爱的旅客,列车即将到达绿色足迹站,在这里我们将带你追寻母校的光阴,重寻当时的记忆。从建校到今天,从进校到即将离校,随着母校不断的变化,我们也在四年中不断的成长。在教室里我们收获知识,在食堂中我们享受美食,在操场上我们挥洒汗水,在银杏大道我们记录瞬间......
P9校史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首都北京的土地上,有一座绿色的学府,以开拓者和践行者之姿一跃而起。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北京林学院,不断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为绿色事业而奉献的学子,中国绿色事业如一颗冉冉之星,绽放着愈加耀眼的光芒。
回首过去,六十年来风雨兼程,从北京林学院到云南林学院,从云南林学院再到北京林业大学,校址一迁再迁,但一代代的北林人依旧怀着“替山河壮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夙愿,继往开来,势要让祖国大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
P10 四年学校的变化
学研建成食堂搬迁
在学校的变化中
我们也不知不觉成长起来
路边的单车越来越少
走过的路却越来越长
四年
却不过只是风吹过的树梢
脸上的稚嫩越来越少
心中的坚定越来越深
四年
却不过只是雨落过的夏天
指尖的时光越来越少
我们的未来
只会越来越好
P11教室
还记得,仲夏的午后,金色的阳光经过教学楼旁那一排挺拔葱郁的银杏枝叶滤过后,照进教室的玻璃窗来,分外的亮丽。喜欢一个人坐在偌大的教室,任思绪乱飞,但也有为了目标坚定努力奋斗的那些日子。北林唯一多的就是自习室,于是拿着书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楼下几个斜长的影子。每到考试周,校园里的学习氛围就格外的好,教室里自习的同学都会努力到最后才不舍的离开。
P12食堂
“北大的校园,清华的汉,北外的姑娘,北林的饭。”咱北林的学生是不能不知道这句顺口溜的。说到北林的吃,就让人忍不住口水外溢。林大的食堂早就是盛名在外了,每天慕名来者不胜计数。一食二食三食莘园沁园雅园清真呱呱都各具特色,虽然不会所有的菜式都合胃口,但却保你四年不会吃腻。校园的西南角有六个食堂,包括唯一的清真食堂,所以女生吃饭比较方便,而东北角的男生宿舍那里只有一食和莘园,饭点总是爆满。当然最火爆的就是呱呱小吃城,那儿几乎汇集全国各地不同风味的特色小吃,想吃家乡菜时就来呱呱!
P13操场
奔跑在熟悉的塑胶跑道上,眼前默默回放四年来在此的一幕一幕,曾经在体测时咬牙切齿地数着到终点的距离;曾经下定决心减肥锻炼挥洒而下的汗水;曾经和好哥们好闺蜜嬉戏欢笑伤心流泪,致此,都将永远成为曾经。或许我们不会再记得具体的细节,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操场上我们的故事......
P14银杏大道
枝头早已泛起了绿意,绿的深沉,或许你难以再见北林金黄的银杏大道,但是银杏大道依然用自己最充满朝气的一面送别大家。也许你已记不清在银杏大道上拍过多少照片,也许你想不起在银杏大道上时的每一次心情,但是没关系,银杏四季的变化仿佛记录着我们的四年时光,春天的嫩绿如同刚入学校的你们,不断成长成为夏天的翠绿,知道秋天的金黄,到最后冬天的枯叶也
似乎正如你们的离开......银杏大道记录着你们一点一滴,这份记忆,几百年,都不会稍淡,也许银杏们也在等着,有一天看到你们把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无论如何,它就在这里,守望者,等待着,见证着你们肆无忌惮的青春……
二、红色
P15分割页
日子一掠
绿色的爬山虎
爬满了红色的砖墙
多年后同门云集推杯换盏
只记古木小筑诗文诵得缓
你浮萍与流沙
候春夏轮替
泛岁月涟漪
模糊的风景改变了模样
我踩着你的步点前行
终于超越了你的影子
P16乘客须知
列车缓缓前行,这红色的第二站,让师恩深谙于心。
回忆、感恩、铭记
疾行的列车就像不断前进的我
哪怕岁月模糊了你的容颜
我也能执笔清晰挥毫
一封信,无言的感谢用文字深刻
白驹过隙终要分离
是你们让我成为了最好的北林人
P17我的进阶折线图
四年的时光像修仙一样,从初出茅庐到傲视群雄,从天真懵懂到渐臻佳境,我们一点点进阶一点点磨砺,终于笑傲江湖。
P18-19Q版老师图片
不会忘记她的旖旎和他的帅气
用爱包容我的顽皮
教会我脚踏实地
每一个生动的举例
每一根用完的粉笔
每一道精辟的讲题
凝聚成抹不去的相思
用你的笔
将老师的形象永远留在心底
P20给老师的一封信
大学老师,可能是你最后一批人生导师;
而你是否想过,自己已经长大,再也无须升学。
快趁现在,把想对老师说的话表达出来;
一封给老师的信,尽展尘封在你记忆中的话语。
P21-22教师寄语
不怕别离的苦楚
只怕思绪汇成海洋
今天我将背起行囊
纪念册文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