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存在的不足及改革措施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计算机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但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与社会的需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1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1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我衡,很多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偏远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还未实现计算机的普及教育,直接导致刚入学的大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而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依然采用同一本教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突出每个专业所需的重点,造成有基础的学生失去学习热情,没有基础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1.2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落后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交替的教学方式,其中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各占一半。这种教学方式看似比较理想,但实际上存在很多弊端。由于课时紧张,教师要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要一边记笔记一边要看投影演示,经常会顾此失彼。一周以后,学生上机时基本已经忘了上一周所学的内容,虽然老师会重新讲解操作步骤和技巧,但面对人数众多的学生,辅导显得力不从心。
1.3考核手段落后,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学
目前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高级办公自动化考试均采取笔试与上机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基础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非理论水平,因此最科学的考核方式是上机考试,单纯的笔试难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2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思路
1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对于每个大学生都非常重要,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求职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该课程的首要目标,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同时,计算机教学应当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应有所区分。多开设一些计算机类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采用分级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可以采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分级化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
对入学的新生进行计算机水平摸底考试,根据考试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存在的不足及改革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