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师:任崇桂
盐酸氨溴索合成工艺分析与设计
班级:2007级本科一班
学生:徐松波
学号:200706120132
枣庄学院2007届本科生
学位论文答辩
绪论
2-氨基-3,5-二溴氯甲苯的合成
反式对氨基环己醇的合成
两个中间体合成盐酸氨溴索
总结与展望
盐酸氨溴索合成工艺分析与设计
结构、功能
现有合成路线分析
设计新的路线
实验重点
确定反应时间与
液溴的用量
借用了浙江大学杨建老师的研究成果
概述
盐酸氨溴索分子式C13H18Br2N2O·HCl(化学名:反- 4-[(2-氨基-3,5-二溴苯基)-氨基]-环己醇盐酸盐),它是祛痰药溴己新的N-去甲基,在氨基环己基对位引入反式羟基的活性代谢物。
什么是盐酸氨溴索
盐酸氨溴索结构式
溴己新结构式
药物的合成,尤其是新药的研发过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减少官能团往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处理后得到的新药可能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更好的药效或者有了抵制病毒细菌的耐药性。例如青霉素到氨苄。
选题意义
德国人于1984年研究出了盐酸氨溴索这一新型安全高效的祛痰药,由于其毒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盐酸氨溴索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对该药的合成工艺分析与设计具有现实的意义。
有机合成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原料的选取,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顺反混合物的分离,合成路线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价,安全防护等等,可以锻炼我们整体把握的能力。
检测设备的应用可以让我们细致的了解化学反应的进程,它是化学工作者的眼睛,可以让我们了解烧瓶和反应釜里到底在进行着什么反应以及反应的程度。学会应用液相色谱等检测手段并以其检测结果为依据分析处理各种化学反应问题,对以后的学习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检测手段的重要性
定性的理解化学反应到定量的理解化学反应。
有机反应往往伴随着副反应,必须抑制,检测手段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
新药的研发、新化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原料和溶剂的选取,温度、压强和酸碱度的选择,反应时间的控制,目标产物的精制等等都需要可靠检测手段的支持。
分析盐酸氨溴索的结构式,可以将其在N原子处断开,形成两个中间体:2-氨基-3,5-二溴氯甲苯和反式对氨基环己醇,分别和成这两个中间体,最后将这两个中间体缩合形成氨溴索,最终浓盐酸酸化形成盐酸氨溴索。
如何去合成盐酸氨溴索
盐酸氨溴索结构式
化工合成中间体工艺涉及的问题
:原料尽可能的廉价,合成步骤尽可能的简便,合成用时尽可能的短。
:用到的溶剂原料等尽可能的低毒,减少工人受污染的可能。
: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尽可能的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氨基-3,5-二溴氯甲苯的合成
原料:邻硝基苯甲酸
分析
硝基通过高压加氢还原为氨基
芳烃反应中,氨基的邻位与对位容易被溴取代
氯化亚砜将羧基变成酰氯
硼氢化钠可将酰氯还原
实施步骤
邻硝基苯甲酸高压加氢变成邻氨基苯甲酸
邻氨基苯甲酸与液溴发生苯环上氨基邻对位的取代反应
氯化亚砜酰化
硼氢化钠还原
论文着重对溴取代反应做了实验研究,解决了最佳的反应时间及液溴的最佳使用量如何选择的问题。
邻氨基苯甲酸溴化实验装置
原
料
邻氨基苯甲酸
20g()
液溴
70g()
甲醇
150+50mL
9:20
加入邻氨基苯甲酸、甲醇溶清
9:50
滴加液溴,温度40℃
2-氨基-3,5-二溴氯甲苯的合成反应时间对溴化反应的影响
2-氨基-3,5-二溴氯甲苯的合成反应时间对溴化反应的影响
邻氨基苯甲酸
溴化实验液相检测记录
2011年3月27日
液相色谱追踪溴代进程
检测时间
色谱信息
含量%
溴滴加1/4时,未见沉淀
色谱峰
溴滴加1/2时,已见沉淀
色谱峰
刚加完液溴
色谱峰
保温2小时后
色谱峰
液相色谱追踪检测,有三个主要的峰:,,实验中液相色谱追踪监测的结果如右表所示。
应用Excel 软件绘制反应时间与各物质百分含量之间的折线图如图所示,(横坐标中“一”代表液溴滴加了1/4时刻,“二”代表液溴滴加了1/2时刻,“三”代表液溴刚滴加完的时刻,“四”代表保温2小时后的时刻)
2-氨基-3,5
(徐松波)盐酸氨溴索合成工艺分析与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