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20世纪初,随着光电转换技术的突破,世界第一座广播电视台于1928年在美国安家落户,这是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电视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听”时代。麦克卢汉曾这样评价电视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电视是人的听觉和视觉的同事延伸。”“第二个上帝”,他认为无所不在的电视电波就像上帝一样,向它的信徒布施感情,知识,情趣和道德观念,从而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作为20世纪最大的文化神话,电视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传播习惯,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由于电视即时传播的优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如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N的消息也随之传遍了世界各地;美国“”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时候,通过电视,全球几十亿观众在第一时间目睹了这一世纪灾难;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之后,各个电视频道的实况直播所带来的震撼,更是深入到每一个普通观众的心里。事实上,各种受众调查结果也表明,虽然新的媒体形式不断出现,但是通过收看电视来了解新闻时事目前仍然是人们最主要的收视工具。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了解来满足自我对社会环境重大变动的认知欲和知情权,并以此来确认自己的社会存在。因此,电视新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在可以预见的较长时间内将无可替代。
另外,由于新闻节目能最直接地体现政府对内对外的政策,立场和态度,最有利于迅速地提高媒体知名度,树立媒体在受众中的威信。因此,打造新闻节目已成为各大电视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磅武器”。正如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断言:一个没有新闻节目的电视台毫无价值!
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以评论栏目为例)
(1)时效性不强
电视传媒的特点就是快速和现场感,强调第一时间报道和第
一解释权。然而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栏目都存在着新闻性不强,尤其是时效性不强的缺点,个别栏目宣传色彩过浓,“炒冷饭”、“打死老虎”似乎己成为常态,直接导致了电视受众关注度的下降和转移,严重影响了收视率和传播效果。
(2)评论色彩淡薄,重述轻评
目前很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展示事实和过程方面比较生
动、具体,叙述也很流畅,吸引人,然而在对事实后面的评论还
存在观点不清、说理论证不透、缺乏政论性的问题。只注重用电
视画面来表现或者叙述事件过程,而忽视了对政论性的追求和体
现,整个节目观点不明确,缺乏锐气,评论不到位,缺乏一针见
血,不能为受众、社会提供一个自由交换观点的市场,一个公共
的论坛,不能给人启发和思想的碰撞。
(3)个性化缺失
个性化缺失包括栏目个性化和评论人个性化缺失。目前一
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既定形式陈旧,评论题材狭窄,表现形式单
一。体育,财经,证券,音乐,社会新闻等领域品牌评论栏目缺
失,很多电视新闻评论题材都集中在政治或者政策层面,不但存
在着重复的现象,可评论的空间和力度也很狭窄。其评论表现形
式上存在着模式化和同质化的问题,总体质量不高,很多节目都
没有做到完全遵循电视传播的规律,存在着定位模糊,制作手段
雷同的问题,如《焦点访谈》时至今日,形式已经显得单一和刻
板,栏目特色逐渐淡弱
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