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榆烧伤液治疗烧伤中医药理论初探
李维强1 张晗贺金华2 刘勇
(1 69220部队医院新疆库车 8420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04)
【摘要】目的:探讨芩榆烧伤液治疗烧伤的中医药理论基础。方法:以中医近年来中医对烧伤的理论知识的最新认识为依据,通过处方分析得出理论上的解析。结果:与药效学研究符合
【关键词】芩榆烧伤液中医药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128-02
芩榆烧伤液处方源自中国人民解放军69220部队医院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经验方,由黄芩、地榆、关黄柏、白及、冰片五味药组成,药效学研究结果提示芩榆烧伤液具有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愈合、镇痛、抗炎作用,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1]。
为进一步开发研究该制剂,结合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我们对该制剂的中药成分,应运中医治疗烧伤理论,处方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供临床使用参考。
1 中医对烧伤的认识
中医将本病统称为“水火烫伤”,但在不同文献中名称不同,总结起来以“汤火伤,汤火烫,火疮,火烧疮”等为多,其病因病机及治疗预后在诸多文献中亦有记载,《肘后方》记有治疗方药而对其病机及变证无说明“用年久石灰敷之或加油调,用猪脂煎柳白皮成膏外敷”。而《诸病源候论》只对治疗不当予以论述,其“汤火疮候”认为:“凡被汤火烧者,初慎勿以冷物及井下泥……涂之,其热气得冷即却,深搏至骨烂筋也”。随着中医外科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成熟时期才有系统论述,陈实功《外科正宗》汤泼火烧第六十一日:“此原无内症,皆从外来
也,有汤火热极,逼毒内攻……毒气入里,烦燥口干,二便秘涩,用婴粟膏、珍珠散外涂立效”。《外科启玄》“火烧疮”认为“火之为患,重则至死,轻则为疮”。《外科大成》认为“汤泼火伤者自外来,然热甚则火毒攻内……”。但对其作系统论述者以清?邹岳《外科真诠》论述最多“烫火疮……此等之症,正所谓意外之变,非气血内损也,轻则害皮肤,重则害在肌肉,甚者害在脏腑,害在脏腑者亦可杀人……烫火初伤时即用陈猪油擦上再用盐末掺上,自能护肉不坏,轻者用药擦之自愈,不可用冷水井泥浸塌致冷,热毒伏内,使肉息烂……”,并指出火烧遍身如黑色者难救。
综合历代医家观点,后世医家总结认为本病是由于火毒、热毒等外来伤害直接损伤肌肤,轻者犯皮毛,重者伤肌肉筋骨,甚则可致火热毒盛内攻脏腑而生变证,其病机不外火热毒邪外袭肌肤、局部瘀血凝滞、经络阻塞至热毒壅盛。治疗上中医积累了丰富经验,主张以外治为主,轻者仅需外治,重者则需内外兼治,外治以局部用药直达清解热毒、消肿活血止痛、祛腐生肌的目的,内治则辨证治之[2]。
近年来利用现代医学方法从中草药中发现许多治疗烧伤有特效的药物,有通过抗感染,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局部血循环,保护创面损伤组织,而起止痛、减少渗出、溶痂、脱痂,促进液化坏死组织脱落,促进再生修复的作用,并相继研制出多种外用制剂,如愈创十号、金黄膏东方一号、湿润烧伤膏、京万红等,且湿润烧伤膏MEBT/MEBO、京万红已在临床广为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烧伤轻症,火热毒邪仅在局部瘀结者,当以外用药物解除局部热毒,活血消肿止痛,促进损伤坏死组织液化排除,达祛腐生
岑榆烧伤液治疗烧伤中医药理论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