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欧洲国家应对博洛尼亚进程的策略与启示
收稿日期:2013-06-13
作者简介:白玫,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石家庄/050024)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阻力问题研究”(11YJC880001)的成果之一。
摘要:已经进展十年的博洛尼亚进程受到了欧洲以外国家的密切关注,也促使其他国家不断对本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最主要动力源自于他们意识到博洛尼亚进程会影响非博洛尼亚进程国家在吸引欧洲以及欧洲以外国家留学生的竞争力。借鉴非欧洲国家应对博洛尼亚进程的策略,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合作提出科学设想。
关键词:非欧洲国家;博洛尼亚进程;回应;策略博洛尼亚进程受到了欧洲以外国家与地区的广泛关注,面对进程的冲击甚至威胁,非成员国家很快意识到,忽视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强国可能被超越、被抑制,弱国可能被挤出高等教育系统,优秀人才流失。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非成员国家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具体来说,非欧洲国家应对博洛尼亚进程的策略不尽相同,美国采取的是研究观察型策略,澳大利亚采取积极参与型策略,加拿大采取交流合作型策略,墨西哥与拉美许多国家一直以Tuning América Latina(Tuning AL)为平台探讨共同合作。
一、研究观察型策略
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在Lumina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公布了三份报告:《博洛尼亚俱乐部:美国高等教育能从欧洲重建中学到什么》(以下简称《博洛尼亚俱乐部》)(The Bologna Club: What Education Can Learn from a Decade of European Reconstruction)、《学习说明:一个高等教育政策初级读本》(Learning Accountability from Bologna: A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Primer)和《美国眼中的博洛尼亚进程:在一体化时代重新学习高等教育》(以下简称《美国眼中的博洛尼亚进程》)(The Bologna Process for : Re-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Convergence),而在文件《博洛尼亚进程核心特征的状态和46个国家的授权立法》(Status of Core Bologna Features and Enabling Legislation in 46 Countries)中详细介绍了博洛尼亚进程46个参与国在“3+2”学位体系、国家资格框架、质量保障、采取欧洲学分转换体系、证书附件等方面实施的时间和状态。
在博洛尼亚进程开始的初期,美国曾一度认为该进程是欧洲国家以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为目标,不断促进自己高等教育的进步,但是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逐步展开,美国对博洛尼亚进程的态度有明显转变。博洛尼亚进程对于美国并没有紧迫的意识,没有政府主导的类似于澳大利亚的行动,美国在一段时间里认为博洛尼亚进程是一个接近北美模式的现代化进程。随着欧洲高等教育区建立的日趋实现,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表现在《博洛尼亚俱乐部》报告中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不再是最前沿
”,不要夜郎自大。美国高等教育部门也开始怀疑美国全球竞争的现状,考虑美国和欧洲的合作。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著名研究员克里夫德·阿德尔曼(Clifford Adelman)强调,美国高等教育需要关注博洛尼亚进程,并吸收其中一些具有特色的经验。在《博洛尼亚俱乐部》中,阿德尔曼指出,欧洲国家在对学位和学分的定义上所做的努力不仅在欧洲,也在世界其他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好评。阿德尔曼认为博洛尼亚进程对美国高等教育所带来的一些特殊挑战,首先是学位问题,欧洲系统正朝着使用跨学科和跨学校的“资格体系”方向前进,这种资格体系不仅是在学位和标准上达成一致,而且还跨越了研究型大学和工艺学校的界限。在学分评定方面,阿德尔曼认为欧洲进行的最大改变是从基于学生的面授课时来定义学分(美国的方式)转变为基于学生的作业(课内和课外)、课程的难度以及教学的严格程度来定义学分。[1]
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 CGS)近年来针对博洛尼亚进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在研究生院理事会会议上通过了研究生三年制学位计划。此外,在研究生院理事会的赞助下还召开了“研究生教育战略领导全球峰会”,来自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的代表齐聚一堂,讨论了未来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会议集中讨论了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促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2]美国国际教育者协
非欧洲国家应对博洛尼亚进程的策略与启示.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