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压疮预见性护理干预
冯素雪
(广西巴马县人民医院广西巴马 547500)
【关键词】压疮预见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042-02
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1],预见性护理介入到压疮护理各个环节中,是降低护理风险的一项安全防范措施。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因卧床患者长时间不改变体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及时而准确的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科2012年以来针对压疮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收到较好效果。
1 压疮的预测与评估
:压疮危险性评估表是用来预测压疮高危人群的一种工具[2]。我科自2012年开始使用Braden评分表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预警,提高预防护理的有效性。评分内容包括感觉、潮湿、营养、活动、移动、摩擦力和剪切力6部分,总分为6~23分,得分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高度危险。
:评估发生压疮风险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临床设备的好坏而定。ICU病人因病情危重,全身处于衰竭状态,24小时即可发生压伤,因此在患者入院时就要进行评估,此后每24小时评估1次,或当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至于每天的什么时间进行评估并无明确规定,只要适合工作模式和保证评估工作的连续性即可。
2 形成压疮的危险因素
、摩擦力或剪切力所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害[3]。对发生压疮危险因素的认识不足是预防压疮发生的主要障碍。近年来新的观点认为,压力、剪切力的直接作用联合其他内因、外因共同导致了压疮的产生[4]。剪切力是指不同层次或部位的组织间发生不同方向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力,它作用于人体皮肤深层,可引起组织相对移位,能切断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从而引发深部组织坏死形成压疮;摩擦力是身体重心向反方向移动时对皮肤的牵拉作用即摩擦力。在搬动患者过程中的拖拉动作、有渣屑或衣服、床单皱褶等是临床常见的摩擦来源。
。持续暴露在过度潮湿的条件下,引起皮肤结缔组织浸润,此时皮肤的拉伸强度下降,组织压缩和摩擦更易造成组织损伤。
在潮湿环境下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会增加5倍[5]。患者可因出汗、引流液污染、静脉液体的外漏、尿液及便渍等引起局部皮肤潮湿导致浸渍、松软,皮肤弹性和抵抗力减退。
(如蛋白质、维生素、热量)摄入不足,致使皮肤抵抗力降低,易导致压疮发生[6]。据报导,有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含量小于35g/L)的患者中75%易发生压疮,%。营养不良的患者常发生严重贫血、负氮平衡、肌肉萎缩、低蛋白血症和皮下脂肪减少,导致皮肤对外来压力的感觉减弱,分解代谢加强,免疫功能障碍。
,主要是因为镇静药的使用或病人本身就有意识障碍,感觉丧失。他们感受不到过度压迫的疼痛刺激,从而不会自主改变体位或
卧床患者压疮预见性护理干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